十年前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意大利神父南怀谦摄影展——《世纪回眸》,展出意大利神父南怀谦1904年至1914年在汉中拍摄的珍贵资料。这批照片使我们目睹到了100年前清代与民国交替时期汉中的人物情态、民情风俗、城市面貌、官衙军队、劳动场面、饮食服饰、社会活动等等直观准确史料。
(由于众所周知的特殊原因,对南怀谦神父在汉中的神职工作这部分从略,仅简单表述照片信息。)
(下图:南怀谦神父自摄像,装上一条假辫子,穿上清朝的长袍短褂,以适应世风)
(下图:马背上上的南怀谦神父。旁立者为马夫)
(下图:南怀谦神父以刀叉享用中式菜肴)
(下图:南怀谦与合作者合影。中国人头戴西式礼帽,南神父却身穿中式长衫。)
(下图:身穿清廷官服的南怀谦神父)
(下图:南怀谦神父与同伴在一起教圣徒们唱圣歌。南怀谦把西方音乐也带到汉中。)备注:查资料时问及这架钢琴的由来,有文章谈及从意大利运来,在无正式资料记载的情况下,暂不采用。
(下图:南怀谦神父为一群幼婴洗礼)备注:南怀谦头戴方形祭巾,这种装束在我国沿用到1924年。
(下图:头戴祭巾的辅祭们。如前所述,祭巾用至1924年)
(下图:光绪帝发给南怀谦神父的护照,内文提及批地和建教堂)
(下图:陕西汉中知事发给南怀谦神父的过路票)
(下图:夏芝哇神父身穿清政府三品官服留影。官服上绣孔雀图案,顶冠配蓝宝石。1904年,由于夏神父的特殊贡献,获授予官衔。)
(下图:图左为夏芝哇神父,图右为赵额千神父)
(下图:一位身穿中国服饰的外籍传教士)
(下图:数名神父于1905年合影。当中包括科利地、施撒拉及奇世迪神父。)
(下图:一群修院修生与院长加李尼奥神父合影)
(下图:南怀谦神父在进行教理问答.)
(下图:南怀谦神父身穿中式长袍观看百合开花)
下图:前排穿白衣者为意大利驻北京使节翻译员宝沙(生卒1879年-1941年)于1910年7月到访汉中,后排中立者为南怀谦神父
(下图:前排穿白衣者为意大利驻北京使节翻译员宝沙,其左侧为拔士林主教
)
(下图:拔士林主教与传教士及中国的达官贵人合照,后排中间为南怀谦)……备注:拔士林主教是南怀谦的上司,在汉中教区任期为1895年至1918年。
(下图:拔士林主教与一群传教士领受殊荣。拨士林二品顶戴,加康乐尧、夏之畦为三品顶戴).
(下图:一条通往汉中天主教堂的街道,为庆祝主教晋铎银禧纪念而作了装饰。)
(下图:1913年12月11日,在庆祝晋铎银禧纪念日上,汉中代牧区拔士林主教与一群士绅合影)
(下图:1913年12月11日,拔士林主教与军中要人于汉中主教座堂的闭幕当天合影。当天亦拔士林主教庆祝晋铎二十五周年的日子。)
(下图:拔士林主教在汉中主教座堂的闭幕当天会晤同行)
(下图::汉中代牧区拔士林主正在为主教座堂的大钟祝圣。)
(下图:汉中小修院的修生.)
(下图:汉中的满清军队)
(下图:汉中的满清军官与其随从.)
(下图:黄诰及其随从。黄诰乃清政府驻意大利的公使,任期为1906年2月17日至1908年7月23日)
(下图:在保镖簇拥下的官员)
(下图:清军演习的情景。图中的军服于1911年前随处可见)
(下图:清军士兵正在进行操练)
(下图:1911年期间清兵的演习情况:士兵操练时把辫子盘绕在头上。)
(下图:辛亥起义爆发前数天,一群军人正在进行操练。)
(下图:汉中国民军列队接受检阅,官兵皆穿上新的西式制服。)
(下图:两名穿着简便军服的民初士兵)
(下图:民国初年一名穿着军服的军人.)
(下图:汉中圣弥额尔总领天使天主教堂,南怀谦所拍)
拓展资料:光绪21年至宣统2年(1895—1910)年间由意大利主教拨士林在任期间修建。今汉中天主教爱国会设置其中。
下图:补充资料——1945年汉中圣弥额尔总领天使天主教堂塔楼,毁于文革。(拍摄者不详)
.
(下图:从汉中主教座堂俯瞰汉中,南怀谦所拍。)
下图:补充资料——1945年从汉中圣弥额尔总领天使天主教堂塔楼俯拍。(拍摄者不详)
(下图:汉中一条繁忙街道。远处汉中鼓楼上的鼓声用以通告时间。南怀谦所拍)
下图:补充资料——南怀谦镜头中的汉中鼓楼(俗称钟楼),毁于文革。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美国飞行员来汉中所拍。1937年11月日本飞机开始对汉中长达7年、52次空袭,美国飞行员于这其间到来汉中,帮助汉中人民抗击日军。(源自汉中档案馆)……美国飞行员在汉中期间的照片,以后另发微博观看。
以下继续了解南怀谦镜头下的百年前汉中。
(下图: 汉中教区的一座教堂。正门张灯结彩,准备庆典)
备注——南怀谦镜头下的汉中教堂,在建筑风格上主体是中国的阁楼样式,小部分配饰融入西式的教堂元素,在下一个长微博“汉中市城固县古路坝圣保禄及圣伯多禄天主教堂”的建筑风格上最能体现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
(下图:装饰了的教堂外观。)
(下图:汉中小寨教堂,民众正在等待主教的莅临。)
备注——小寨这个地名现在依然沿用,教堂是否存在没有记载。
(下图:三名小童在圣堂前拍照.)
(下图:一座中式廊宇,非常漂亮。)
(下图:廊宇内挂满赞誉、恩典的牌匾。)
(下图:某高官府邸。)
(下图:一处旧建筑物遗迹。)
(下图:一所被弃置的建筑。)
(下图:一处建筑遗迹。)
(下图:一座建筑外观。)
(下图:一座位于路旁的神龛。)
(下图:汉中东部安康堂区的入口。)
(下图:汉中市洋县的一所道观前,以琉璃瓦砌成的墙壁。)
拓展资料:这是洋县丰都山(俗称大爷山)崇道观前的琉璃照壁。1970年,道观房屋被拆毁,这座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琉璃照壁被砸毁。……(源自郭鹏)
(下图二张:古路坝的主教府正门。)
(下图:古路坝的圣保禄圣伯多禄天主教堂。)
典型的中西合璧式教堂,基本结构是巴西利卡式,教堂有三座半圆型拱券门,设计者在西式建筑的基层上,大胆融入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如教堂外部立面山墙有仿木结构的青砖砌成的中式立柱、斗拱、雀替和额枋。(建筑网友分解糅合而成,如有错误表述欢迎更正)
(下图:混合中西建筑风格的教堂,结构模式为西方格调,屋顶却为中式。)
在建造教堂侧后钟楼时,采用中国的阁楼式,刻意覆盖重檐攒尖顶,檐下绘有大量彩画。设计者可谓用心良苦,既要用于传教,又要让信徒有亲切感,显然是为了适应中国民众的传统心里,在心灵上对外来陌生的宗教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下图:嘉诺撒会修女在古路灞教堂门前与一批孤儿合影,建筑独特而唯美)
备注——嘉诺撒会修女与孤儿的系列照片单独发微博
(下图:结合中欧建筑风格的八廊教堂之庭院)
(下图:古路坝信徒列队出游。)
(下图:教徒们在教堂前留影。)
(下图:教徒们在古路坝的主教府前合影。)
(下图:一群教徒与他们的传道员)
(下图:一场露天的道教仪式)
一百年前各种信仰自由存活着,还是很包容的。
南怀谦镜头下的古路坝圣保禄圣伯多禄天主教堂的建筑就了解这些。
----------
提示:点击↑上方"史客儿"免费关注!
● 原创投稿请至:historymook@sina.com
这是一组意大利神父南怀谦拍摄的百年前汉中的传教士旧照。南怀谦(Leone Nani)1880年9月20日出生在意大利贝尔加莫省的阿尔比诺的天主教徒家庭。1903年被任命为天主教神父,同年被派往汉中教区,南怀谦神父在中国传教10年,期间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统治数千年的封建王朝正在土崩瓦解的中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 南怀谦神父自摄像。一如当时所有外国传教士,南神父入乡随俗,身穿长衫马褂,脑后留着清廷特定的发辫。

▲ 南怀谦神父为一群幼婴付洗。他行礼时头戴祭巾,这是神职人员在中国的弥撒中佩戴的特定帽饰,在华沿用至一九二四年。

▲ 马背上的南怀谦神父。旁立者为马夫。

▲ 南怀谦神父以刀叉享用中式菜肴。

▲ 南怀谦神父与合作者留影。图中显示中西文化相互影响:中国人头戴西式礼帽,南神父却身穿中式长衫。

▲ 身穿清廷官服的南怀谦神父。

▲ 南怀谦神父与同伴在一起。

▲ 夏芝哇神父身穿清政府三品官服留影。官服上绣孔雀图案,顶冠配蓝宝石。一九零四年,由于夏神父的特殊贡献,获授予官衔。

▲ 图左为夏芝哇神父,图右为赵额千神父,他们身穿中式服装留影。

▲ 一位身穿中国服饰的外籍传教士。

▲ 数名神父于一九零五年合影,当中包括科利地、施撒拉及奇世迪神父。

▲ 一群修院修生于院长加李尼奥神父合影。

▲ 一九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在庆祝晋铎银禧纪念日上,汉中代牧区拔士林主教于一群士绅合影。

▲ 一条通往汉中天主教堂的街道,为庆祝主教晋铎银禧纪念而作了装饰。

▲ 一九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拔士林主教与军中要人于汉中主教座堂的闭幕当天合影。当天亦拔士林主教庆祝晋铎二十五周年的日子。

▲ 传教士与拔士林主教在汉中主教座堂的闭幕当天会晤。

▲ 镜头前的传教士:后排中立者为南怀谦神父,前排左二为拔士林主教。

▲ 意大利驻北京使节翻译员宝沙(一八七九——一九四一年),他在一九一零年七月到访汉中,其左侧为拔士林主教,后排中央为南怀谦神父。

▲ 拔士林主教与传教士及中国的达官贵人合照。

▲ 拔士林主教与一群传教士领受殊荣。

▲ 汉中代牧区拔士林主教(一八九五——xxxx年在任)正在为主教座堂的大钟祝圣。

▲ 结合中欧建筑风格的八廊教堂之庭院,柏高尼神父站立其中。

▲ 头戴祭巾的神父在进行宗教仪式。

▲ 南怀谦神父在进行教理问答。

▲ 南怀谦神父

▲ 光绪帝发给南神父的护照 内文提及批地和建教堂

▲ 陕西汉中知事发给南神父的过路票
【来源:老照片图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