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安阳 - 即 安阳颂 短唱】

本帖于 2018-03-31 18:09:5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弓尒 编辑
回答: 【安阳颂 - 小注附后】弓尒2018-03-22 19:35:31

 

 

 

忆安阳

歌哥 赋

 

西河泱泱,华夏首邑,四酋一脉相承。 --  注 ①

洹水茫茫,信都殷商,甲辛九代历继。  --  注 ②

甲骨契刻文字铭铸史迹。

更华夏一都,中华首都,源远流长。

 

小南海东方人祖,大雷泽华胥圣母。 

尚父鬼谷朝歌吟,霸王无忌虎符哀

屈平离骚天问,念念帝高阳之苗系,

魏武征骑九州,邺都西高穴永栖。

 

渔洋古渡 数六千载 转瞬过隙。

司马白鹿 记昨纣王 赐姓封地。

愚公移去王屋太行,林人引来缠山玉带。

润芝亲顾谆谆殷相,还誉彰德中州母鸡。 --  注 ③ 

 

鹿苑春晖听松涛,天宁长歌安阳好。能不忆安阳。

 

 3段加1句 共13句。

 

-------------------

注释

 注 ①  夏朝4代帝王(酋长)在此建都。

 注 ②  商朝8代在此为都,未再游徙,中国首次有了个长安的首都。

 注 ③  殷,相州,都指安阳。毛泽东曾称赞安阳钢铁公司乃中州母鸡

 

 西河,西河村,安阳南,古黄河之西岸故名。夏代遗址尚存。

 至于夏朝是否真的存在,还是后人的传说判断,另论。至少是部落酋长,大酋无疑。

 更华夏一都首都 - 第一都,史证真正的首先之都,国都。故而重复2都字。

《竹书纪年》曰:“河亶甲 整 即位。自嚣迁于相,,,。”

《吕氏春秋·音律》“殷 整甲 徙宅西河,,,。”

因此河亶甲 子整 曾移居西河(古黄河)邑地,而西河是夏朝4代国都所在地,今遗迹尚存汤阴。

亦即,西河曾是夏商两朝的国都。

河亶甲,在甲骨文中作戔甲,姓,中国商朝国王外壬之弟,后继兄为王。

《太平御览》引《史記》称河亶甲在位九年。

继承河亶甲为商王的祖乙把商都自地迁到了地。

 

 小南海文化 安阳西南之山洞,距今至少25000年之前,

 大雷泽,雷泽,太行山东之大水大泽大海。伏羲 女娲的出生地。

 尚父 姜太公,鬼谷子;楚霸王项羽,魏公子信陵君名无忌

 渔洋,司马,白鹿,安阳周边古村落,现亦然如故。

 上述人名地名事件名,有明示,有暗隐,熟悉安阳历史的都应顺知。不赘。

 曹操,袁世凯 都不是 安阳人,但是都葬在安阳,不是偶遇。

 鹿苑春晖 善应松涛 安阳八大景其二

 天宁寺 文峰塔 安阳独特景观

 

忆安阳 是 安阳颂 的 短版唱篇。安阳颂过长,可诵,或可撷取章句为唱? 

夏人,夏朝共有十迁:

帝厪(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自此时始,夏王朝的国都从老丘迁到西河。帝厪在位八年而崩,孔甲在位五年而崩,帝昊在位三年而崩,就到了夏桀时期。夏王朝从老丘迁离之后,就由盛而衰,进入了衰败时期。夏王朝共经历了471年,居西河52年。

No.09,夏后九迁西河。《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厪(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

No.10,夏十迁斟寻。《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癸(一名发),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寻。”帝癸,即夏桀,又迁都于斟寻,并在此被商汤所败,进入商朝。

 

邺城 ----  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6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26年。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