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陵闕 与 白鹿原】

本帖于 2017-06-30 16:07:4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弓尒 编辑
回答: 【话说 白鹿】弓尒2017-05-23 23:29:26

 

白鹿 渊源:源于国名,出自殷商时期 白鹿国 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周书·王会解》的记载:“有白鹿国,或以地为氏。”

传说在古代殷商时期,有一个古老的白鹿国,其地理位置在今

河南省的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楼庄村一带,国中百姓皆以国名为姓,称白鹿氏,

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白氏,世代相传至今。

据传,白鹿国君主是个奋发有为的好国君,国人尊称其为 “白鹿君”

后白鹿国随着商王朝消亡在了岁月的尘埃中,

化为今天的楼庄、四门券、朱家庄、西沟、东上庄五个村庄。

这五个村庄以前的村名中都带有“白鹿”二字,

如楼庄村称“前白鹿”,西沟村称“梁家白鹿”等,五个村庄合称 “五白鹿” 

北宋时,安阳西南有白鹿村,后取谐音称为白露

如今龙泉镇楼庄村即为其地,村名源于白鹿氏

楼庄村西有一座白鹿寺,内塑白鹿君坐像。

 

--------

 

白鹿也是古代的姓氏,带白有白的 复姓 还有: 

白寘 白郎 白公 白狄 白亚 白侯 白男 白冥 白马 白象 白鹿 白乙 白石 白岳

 

古代有一名刀也叫白鹿。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

"后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 白鹿 。"

 

------------

 

白色的鹿。古时以为祥瑞。

其实可能为一稀罕鹿种,更可能是 普通鹿种的个别控制毛色基因突变所致。

《国语·周语上》:“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祭公谋父,字谋父周公旦的后裔,西周时期的卿士

周穆王要征伐犬戎祭公谏阻。周穆王不听劝告,还是去征讨犬戎,

结果只得到了犬戎进贡的四只白、四只白鹿回来,

从此之后荒服地区的诸侯再也不来朝见了。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

《汉书·郊祀志五》:“已祠,胙馀皆燎之,其牛色白,白鹿居其中。”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

《宋书·符瑞志中》:“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白鹿》:

“嘉靖十二年,河南巡抚吴山献白鹿,为大臣谄媚之始。”

-----------------

 

白鹿原,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古城长安的东南屏障。

传说因周平王而得名

一说平王狩狝时,二说平王动迁都洛阳途中,

曾见原上有白鹿游弋 为祥瑞兆,而命名。

汉文帝灞陵位于塬上,故亦称灞陵原

又因居灞水(灞河)之上,故古代又称灞上

 

Image result for 李白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這首著名的《憶秦娥》詞,首提霸陵傷別。

詞中提到的霸陵就是漢文帝劉恆(汉第三个皇帝)的陵墓,

地處灞河之濱的白鹿原北端,就其水名灞為陵號霸。

 

 

劉恆(公元前202—前157),漢高祖中子,母薄姬 (史称 薄太后)。

前196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

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

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

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西漢文帝、景帝兩代40年左右的時間,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

呈現「盛世」之象,史稱「文景之治」。

白鹿原上長眠著以仁孝聞名的漢文帝,其母薄老太后,其妻竇太后。

時至今日仍流傳著關於漢陵的古老傳說故事;漢文帝背母頂妻,鳳鳥銜陵。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帝在位23年。

薄氏,吳(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漢高祖劉邦的妃,薄姬

漢文帝於公元前157年崩於未央宮,遺詔葬於霸陵。

漢文帝一改前代帝王移土起冢之慣例,選中此地作為自己的陵寢所在,

下詔依山為陵,不另起墳。史載「治霸陵,皆為瓦器,不以金銀為飾。」

文帝提倡薄葬,生前留下遺詔「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

漢文帝劉恆墓葬,位於西安以東13公里處,霸陵鄉毛窯院村以南。

1956年8月6日被列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墓南靠白鹿原,北面灞河,東鄰老柿坡,西接赤水溝。

西漢的11座帝陵,9個座落在長安城北的咸陽原上,只有2座位於長安城東南。

文帝霸陵便是其中之一。另一例外 即为 汉宣帝 刘询 之杜陵

杜陵位于西安市三兆村南,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

陵墓所在地原来是一片高地,潏、浐两河流经此地,汉代旧名“鸿固原”。

宣帝少时好游于原上,他即帝位后,遂在此选择陵地,建造陵园。

---------

灞河是陝西省境內的一條河流,發源於秦嶺。

原名滋水,春秋時秦穆公稱霸西戎後改名霸水。

後來在「霸」字旁加上三點水,稱為灞水。

秦漢時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橋,名曰「灞橋」。

是關中交通要衝,連接著西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幹線。

灞河是所謂的「八水繞長安」八水之一。

漢文帝陵墓以水為名,雖稱「霸陵」,實際無陵,

因為漢文帝有「不起墳」的遺言。

霸陵「因其山,不起墳」,地面上沒有封土。

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為玄宮,其中以石砌築,堅固異常。

 

============

 

 

 

 

 

 

 

----------------

陈忠实在1994年《蓝田县志》首发式上,讲过一个笑话:

“为写《白鹿原》,我曾在蓝田参阅了许多资料,不过为借阅《蓝田县志》却犯了难,

因为人家不大方,每次只能借一本,我只好住在蓝田县,看完一本再借一本。”

那么,白鹿村是不是也真实存在呢?

相关文献中,白鹿原上倒是先后两次建立过“白鹿县”,不过“白鹿村”却是陈忠实杜撰的,

白鹿原上也没有以白、鹿两姓组成的村子。

 

Image result for 陈忠实

陈忠实(1942年8月3日-2016年4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西蒋村人。

1965年开始创作散文,1993年以《白鹿原》一书一举成名,后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因舌癌逝世,享年七十三歲。

 

牌楼

西蒋村头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