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余傅事件1968-3-22 另版说法】

回答: 【杨成武 文革时期 浮-沉-浮 录】弓尒2017-05-19 05:20:51

 

 

1968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命令,根据毛主席、林彪主席的决定:一、任命黄永胜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二、任命温玉成同志为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此命发到团,传达到全体指战员)

根据毛主席、林副主席的决定:(一)杨成武犯有极严重错误,决定撤销其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职务,并撤销其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军委副秘书长、总参党委第一书记职务。(二)余立金犯有极严重错误,又是叛徒,决定撤销其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党委第二书记职务。(三)傅崇碧犯有极严重错误,决定撤销其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职务。(此命发到团,传达到全体指战员)

文档没有政治上的定性,而是极严重错误。这个错误据说是“宗派主义”。

三人被撤职后,杨成武仍保留副总参谋长职务,在外地休息直到文革结束,傅祟碧调任沈阳军区副司令,余立金由于历史问题受到审查。

杨成武红军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任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1966年起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1977年任福州军区司令员。

傅崇碧红军时期任中共通江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全国解放后文革前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1975年4月任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77年9月为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余立金红军时期任第六军团十八师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华中党校副校长。解放后任空军政治委员。1974年后任中国民航总局第一政治委员,空军第二政治委员。

杨成武是林彪的人。1931年林彪任红四军军长时,杨成武是其手下32团政委。1938年平型关大战时林彪是115师师长,杨成武是其麾下团长。1965年罗瑞卿被免职,是林彪提议杨成武代总参谋长。余立金与杨成武关系一直很好,傅祟碧则多年是杨成武的部下。

根据邱会作文革后的说法,杨余傅事件的过程是:

(1)杨成武自作主张,提出由吴法宪以副总参谋长的身份协助杨主持军委工作,而吴的空军司令一职由空军政委余立金接任。这个主张未经林彪同意且一意孤行要报中央文革。杨成武此时与江青关系甚为密切,林彪对此很反感也十分警惕。

(2)杨成武与空军司令吴法宪就杨成武女儿杨毅与余立金秘书单世充(有妇之夫,比杨毅大十几岁)生活丑闻问题产生了矛盾,杨成武和余立金一起搞吴法宪。杨成武女儿杨毅,文革中在《空军报》社工作,当时28岁未婚,后被下放到四川一个航校当干事,1972年1月29日自杀。单世充在文革后任民航总局政治部主任。

(3)杨成武接替罗瑞卿担任代总参谋长后,背后有叶剑英、聂荣臻两位老帅撑腰,是军队中仅次于林彪的重量级人物,与毛泽东接触的也较多,进而不买林彪的帐。

(4)毛泽东对杨成武“大树特树”一文不满,尤其不满杨喜好突出其个人。

(5)余立金的所谓”叛徒“问题是南京军区从国民党旧档案之中找出来的,由司令员许世友派人送到北京。毛泽东亲自批准对余立金实行逮捕。

(6)傅崇碧因所谓“冲击钓鱼台”事件得罪了江青,江青坚决要求就此机会打倒傅崇碧。

(7)杨成武临行前林彪特意见了杨,林对杨说:“你现在到外地去住一个时期,对自己的错误,要认真反省;还保留你副总参谋长的职务;你现在就走,可以带家属孩子一起走,同你住在一起。”林彪还送杨到门口,与杨握手道别。杨被安置在洛阳附近原蒋介石的一处行宫隐居。杨以后的生活安排均由邱会作负责从优安排。

(8)杨成武虽然下台了,但林彪也不是如中央文革碰头会和中央专案组那样把杨成武往死里整,而是让杨在外地闲居,坚持给杨副总参谋长的待遇,并不许专案组搞杨的专案,杨成武可以安居洛阳,这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是极为少有的特例。

杨成武自己说:“整个关押期间,始终没有一个人找我谈过一次话,没有核查过一次问题……”(《杨成武将军自述》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页349)。

邱会作的说法得到许多方面包括杨成武本人的证实,应当有一定的可信度。

从当时的背景看,1967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碰头会议上,一批老干部对文革派发难,被称为“二月逆流”。

1968年文年生(原广州军区副司令)专案突然暴出叶剑英、杨成武、肖华(总政主任)、傅祟碧“密谋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这些问题都可能是造成毛泽东处理杨余傅宗派势力的因素。

傅崇碧指挥的北京卫戍区共有4个师,每师6个团,加上一个独立团,七万多人。负责首都北京的治安和中央领导人的安全工作。1968年2月的一天,傅崇碧受杨成武委托,查找原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鲁迅手稿。最后查出手稿经中央文革小组保密员卜信荣之手,存入保密室了。他随即叫上了卫戍区的副政委周树青、秘书冯正午同行到达钓鱼台,刚坐稳江青就进门了,两人发生了直接冲突。这就是傅崇碧“武装冲击钓鱼台”事件。

余立金的叛徒事件是新四军皖南事变时一位担任蒋军军需处长揭发的,后来经南京军区上报了中央。此事当时有当事人的亲笔证明,文革后此人又翻了供。究竟有没有只有天知道。

从文革后各方面材料表明,杨余傅事件并非是政治事件,而是反对宗派主义或者叫山头主义。

杨余傅三人的头领是杨成武,三个人关系密切行动一致有很多佐证,这一点应当没有问题。

杨成武这个人一生翻云覆雨人所共知,打倒罗瑞卿他是先锋,担任中央专案组组长参预很多老干部的审查,代总参谋长后在军队拉帮结派也是事实。吹捧毛泽东他最积极,在众多老帅之间左右逢源也是他。

杨成武是林彪的人没有问题,同时他又与叶剑英、聂荣臻私交密切,他的一条错误就是形成晋察冀山头。按说有这三个当时都在台上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元帅,完全能够罩住他。为什么被打倒了呢?

这件事的直接受益人是黄勇胜和温玉成,一个当上了总参谋长,一个当上了北京卫戍司令,这两个人后来都是林彪线上的人。

“杨、余、傅”三人是在1974年的7月由毛泽东亲自平反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