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第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文艺界代表
(前排从右至左)徐肖冰、白杨、田华;
(后排从右至左)王昆、袁雪芬、程砚秋、常香玉、周信芳、梅兰芳 在中南海合影。
常香玉(右)与京剧大师梅兰芳、越剧艺术家王文娟一起
上世纪50年代初,香玉剧社学员跟常香玉在西安学戏情景。
常香玉1953年赴朝慰问演出
毛主席与常香玉握手 会见朝阳沟剧组
朝鲜战争初期美国有军用飞机三万一千架,而中共人们志愿军只有不足两百架,
制空权牢牢掌握在美军手中。
当时,新中国刚 刚成立百废待兴,想要补充空军力量只能从苏联购买飞机。
而当时,购买一架战斗机旧币价格是十五亿元,大约折合人民币十 五万元,
若按照物价的折算当时的十五万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四千万元。
这对常香玉这个民间艺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新剧《花木兰》把剧中花木兰的经历和这次捐献义演巧妙结合,唱词通俗质朴、
朗朗上口,演出一开始便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 烈响应。
常香玉和她的香玉剧社在各地演出了一百八十多场,场场爆满。观众多达三十多万人次,
常香玉点燃了中国人民的爱 国热情,演出所到之处当地剧场都会给她安排最好的场次,
不收一分钱费用。这样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常香玉就在开封、郑州 、新乡、长沙、武汉、广州等
五个省六个市募集了十五万两千七百元,超额完成了捐献任务。
常香玉义演捐献飞机的事震动了中南海,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
1952年4月全国文艺汇演期间观看完常香玉演出的《拷红》后毛 泽东握着她的手兴奋地说:
“你这个香玉了不起嘛,我该向你学习”
地头唱戏 1960
常香玉在河南巩县铝厂为工人表演豫剧清唱
常香玉在工地上为工人们演唱
常香玉 与同志们 一起 植树
1974年《红灯记》—— 常香玉 饰 李奶奶
给学生徒弟说戏
常香玉 邝健廉 马金凤 关肃霜
彭真等 会见常香玉等
常香玉和参加"庆祝常香玉舞台生涯50周年"的工作人员合影
1979年 常香玉 马金凤 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慰问
常香玉从中越边境慰问归来
20世纪80年代常香玉和学生们的合影
2003年12月22日,常香玉(中)冒着严寒来到北京市石景山区五棵松奥运体育场馆建设工地为工人们演出。
她在京住院期间 带病去的(据说别人告诉她 有许多河南民工),最后的一次演出
值得永远尊敬怀念的好人
豫剧五大名旦
粤剧红线女、豫剧常香玉、黄梅戏严凤英、越剧袁雪芬、评剧新凤霞、
国宝级的地方戏曲五大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