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往事】

本帖于 2017-01-23 03:12:4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弓尒 编辑

最近读到李炎唐口述 、肖思科整理的《南楼往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一书,颇有兴味。作者李炎唐是中央保健委员会、301医院的医生,书中的所谓“南楼”就是301医院专门接诊中央高级领导人的特殊病区。李炎唐参与救治的中央领导人很多,包括了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却没有亲身参与周恩来的医疗工作。不过,李炎唐在书中披露了笃信中医的叶剑英元帅尝试以中西医结合抢救周恩来总理的一件轶事。

 

那是在周恩来被诊断出患膀胱癌以后,301医院负责保健工作的浦荣钦副院长和管医疗的王雁冰副院长找到李炎唐所在的科室,下达了一项秘密任务,要抓紧研究治疗膀胱癌的有效药物。李炎唐回忆说,“记得领导们布置任务时,没讲是谁的指示,也没说为什么要研制或针对谁的病情来研究,只说要抓紧。像这样的特殊任务,我们知道是保密的。因为在此之前,毛主席晚年曾患呼吸系统的疾病,这个科室的大夫们就担负了寻找、研制有效药物的工作。那时,任务是总理直接抓的,全军各大医院、医疗研究部门和301医院都参加了。这次任务情况大致相同,所以医生们也大概明白几分,便马上成立了研究小组。”研究小组许殿乙教授任组长,李炎唐任副组长,还有中医科陈树森主任任副组长,组织了不少人,研究工作一开始就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

 

就在紧张的研究之中,研究小组的领导突然接到通知,让准备向上级领导汇报研究情况。许殿乙、李炎唐等人坐上院领导的车向西山方向驶去,在军事科学院的二号楼见到了叶剑英元帅。当时先是院领导介绍了研究组织情况,接着许殿乙介绍采用中西医研究治疗膀胱癌的近况和研究小组筛选的药物。许殿乙讲中医治疗时,叶剑英非常感兴趣,谈起许多中药,包括一些药的名称,他都很熟悉。

 

说起叶剑英与中医中药的渊源,应该提到科学技术出版社在1960年出版的《中药简史》一书(北京中医学院1957年班编写),叶剑英为这本书写了序言。叶剑英在序言中说:“作为一个病人,我十分关怀中国中药的发展与成就。” “这几年我也是和疾病斗争的一员,病中深深感觉,对一种病症,采用中西并用、内外夹攻的方法是我国医药界最新的、因而也是最进步的治疗方法……中医必须学通西医,西医必须学通中医,才算名医。中医、中药在中国人民中数千年来流传着,可是中医、中药在近百年来在学术界被压抑着,这分明是‘数典忘祖’的谬误了。把中药知识和药材加以的科学整理,把中药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这是青年一代医师们的庄严的工作。”据李炎唐医生转述,叶剑英经常医书不离手,而且常说:“我若学了医,一定是个好中医。”在女儿得了鼻窦炎之后,叶剑英曾专门开出一种叫“鹅不食草”的偏方,听说治疗效果不错。


具体到周恩来膀胱癌治疗,正是叶剑英决定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拯救周恩来。在那次汇报中,李炎唐也发了言。虽然李炎唐在中医方面并不是专长,但他与中医科陈树森主任一起,从枯痔液注射可治痔疮得到注射治肿瘤的启示。医生们认为痔内有血管,痔在注射后坏死,肿瘤也可注射的想法,结论是“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癌的可能性是不可置疑的。” 按照这个思路,研究小组加进了工作进程,白天观察,晚上也不休息,一遍一遍地看,一次一次地做记录,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们用塑料管装上注射针头,通过膀胱镜,在患者肿瘤根部和肿瘤内注射,最初选的都是2cm以内的肿瘤,为防渗漏的液体损坏膀胱正常黏膜部位,注射后立即用水冲洗膀胱,两周后复查,肿瘤坏死部分已脱落。膀胱镜的检查也证实了结果的有效。研究人员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叶剑英以及周恩来医疗小组组长吴阶平。只可惜,当时周恩来的病情,已发展到无法使用这一新疗法。周恩来癌症发展很快,研究人员依然希望能研究出总理能用得上的新药。他们夜以继日地按照周恩来病情的变化,追着癌变不断改进。但不管他们如何加紧努力,最终还是没能赶上为周恩来使用,中医药也失去了一次与西医结合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