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通商】-- 教会可以公开 1846 烟台开埠 1861

本帖于 2017-01-17 04:23:3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弓尒 编辑
回答: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医学和教育 图片】弓尒2016-12-06 09:30:45

the Cities and Towns of Canton 广州, Amoy厦门, Foochow-Fu福州, Ning-po宁波 and Shanghai 上海,

《南京条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其於與外國戰敗而需要割讓土地和開放通商的條約。在割让香港岛和开放口岸口,清政府在其後再與英國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7月22日)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1843年10月8日)。

1843年至1844年,基於條約厦门、上海、宁波、福州、廣州相继开埠。厦门、福州、宁波因地理限制,商务并不繁盛。而位於长江口的上海因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中國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1853年起,上海开始取代广州,成为全中国最大贸易港口。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因此,上海是基於南京條約的簽訂再有機會發展成中國的最大城市。

鸦片战争时,在清朝约有30万的地下天主教徒。基督教新教没有公开传教,只有20名英美传教士在澳门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例如翻译圣经以及编写字典。

1846年,道光皇帝明诏弛禁天主教,归还原有教堂,天主教于是转而公开活动。耶稣会负责江苏、安徽和直隶东南部的传教工作,遣使会负责直隶的大部分和浙江、江西,多明我会则专门负责福建。

来自英、美、德三国十余个新教差会也纷纷在五口设立教堂、学校、医院。其中美国归正会在厦门兴建了基督教在中国的第一所教堂——新街堂美北长老会嘉约翰在广州創办了清朝第一所西医院博济医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eaty_of_Nanking

-------------

 

1840年鸦片战争使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但西方列强并没有满足其侵略的野心,
19世纪50年代,英、法、美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要求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等。遭到清政府拒绝后,英、法两国便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6月、1860年10月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增开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天津11处为通商口岸。
这样一来,加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中国的大部分沿海、沿江地区都被西方列强所染指。
按照不平等的《天津条约》的规定,山东地区只开放一个通商口岸——登州(蓬莱)
1861年年初,英国驻华公使派马礼逊到登州筹办领事馆和开埠事宜,马礼逊从天津由陆路到达德州,后又沿临清、东昌、济宁、曲阜一线深入内地,经过详细考察后认为:遂东下来到烟台,选中烟台取代登州。马礼逊选定烟台开埠的原因主要是烟台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港湾,适合当时的贸易活动。同年5月清廷批准将通商口岸由登州改为烟台烟台自1861年8月开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