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 与 大运河】-- 临清要塞

 

其一、地理环境优越。自元·至元26年(1289年)会通河成,大运河全线贯通,并且,会通河与卫运河在临清交汇,临清成为了大运河上的交通枢纽。《漕运通志》记载,当时的临清称为‘漕挽咽喉’、“地据神京之臂,势厄九省之喉”、“西控燕赵,东接齐鲁”。自永乐迁都北京后,南方富庶之乡,北方政治中心,临清的地理位置显得尤为突出而重要。

 

其二、经济繁荣。当时的临清被称运河上的第一大码头,商贾云集,百货萃止,天下能工巧匠皆聚于斯。明吏部尚书王直《临清建城记》“财赋虽出乎四方,而输运以供国用者,必休于此而后达;商贾虽周于百货,而懋迁以应时需者,必藏于此而后通”。另外,临清素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之誉,所以,临清不仅可以为船厂提供技术、物资方面的支持,而且还可以为船厂官员、工匠们提供吃、喝、玩、乐等精神方面的享受。

 

其三、军事重镇。据《明史·兵志》记载,“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设临清卫”。当时的临清被明王朝视为军事重镇,并在临清设卫,驻军一万三千多人。船厂在当时可谓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在建船厂选址上,船厂的安全非同寻常。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京杭大运河 与 永济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