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 Honan map introduction】-加拿大长老会 在豫北地区

本帖于 2017-01-07 05:21:3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弓尒 编辑
回答: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医学和教育 图片】弓尒2016-12-06 09:30:45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North Henan (Honan) province was the cradle of China Civilization, has a rich and long history ever since the dawn of human beings on the East of the globe. An area adjoining of four Provinces of Henan, Shanxi, Hebei and Shandong on its four sides in the heart of China.

http://xlkezhan.com/wizard/posts/jFMU1vtkaKs9i4viSc3c.html

 

 

 

加拿大长老会(分布在豫北地区)

清末,加拿大基督教传教士由烟台而临清,顺御河来内黄县楚旺镇传教。

一八八六年(光绪十二年)黄河决口,灾情严重的消息传至加拿大,加拿大教会于一八八八年(光绪十四年)又派多伦多大学古约翰等来调查灾情,施赈救灾。

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基督教随之传至河南安阳,同时建立贤英学堂(后改名斌英学校),设医院,并于安阳逐渐向卫辉(汲县)、怀庆(沁阳)一带发展,进而在卫辉、怀庆建立教堂、医院;并在卫辉建立了牧野中学、小学。传教发展到临漳、磁县、武安一带。

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爆发,全国掀起反英运动,

一九二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教会与医院均告停闭。

一九二六年教会中的华人牧师逐渐认识到中国教会必须自立自传自养,大部分长老会改组,并加入全国中华基督教会。河南大会下设漳磁区会,卫怀区会,下设十二个支会,教会工作由华人牧师主持,加拿大传教士退居客位。

“七七”事变后,日军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侵占安阳,一九四一年发生珍珠港事件,加拿大传教士全部撤离安阳。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基督教会河南大会及漳磁区会先后召开代表大会,在安阳铸钟街设区会办事处和招待所,由华人牧师张岭主持教会事务。

一九四六年,教会所办的广生医院因遭战争创伤,由美国公谊服务会重新修整,医院与教会则由张宝箴牧师主持。医院今改为安阳市人民医院。

 

---------

 

Cathy Busby is Canadian artist based in Halifax, Nova Scotia. She has a PhD in Communication (Concordia University, Montreal, 1999) and was a Fulbright Scholar at New York University (1995-96). She has an MA in Media Studies (Concordia University, 1992) and a BFA (1984) from the Nova Scoti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She has been exhibiting her work internationall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She is an Adjunct Professor of visual art in the UBC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Visual Art and Theory (2013-2014).

Born in Toronto, Ontario, on April 20, 195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hy_Busby

 

Image result for Cathy Busby, Canada

Portrait of Cathy Busby at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 © 2012 by Susan Silas

 

Image result for Cathy Busby, Canada

 

今年三月我应加拿大艺术委员会(Canada Council)之邀到渥太华参加一个项目的评审。评审员之一是来自哈利法克斯的女艺术家卡茜·芭斯比(Cathy Busby)。她刚从北京回来不久。奥运会期间她作为北京红门画廊聘请的驻地艺术家在那里呆了两个月。她对中国的兴趣和热情溢于言表。一天晚上,我们在一家泰国餐厅吃晚饭。她告诉我她家与中国的渊源,说她的曾外祖父和外祖父早年都在我的老家河南行医。

 

     加拿大不止一位“白求恩”

 

罗维灵大夫(William McClure ,也译为罗威廉)1855年出生于蒙特利尔西北的小镇Lachute。1884年从麦吉尔大学医学院毕业。他曾在正建设中的加拿大西岸太平洋铁路担任过医务人员。可能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与华人接触。

1888年他受加拿大长老会派遣,与加拿大在华传教士的先驱古約翰(Jonathan Goforth,也译为顧約拿單)等一行八人一起前往中国,到河南北部传教和提供医疗服务。

豫北在今天仍然是中国相对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年的艰苦匮乏可以想见。他们就定点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一个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河南内黄县楚旺。

 

据楚旺的文史资料载,从清光绪十三年(似应为光绪十四年)起,古约翰等人在镇上的南街(今内黄二中)创办了福音堂,内设医院,边传教边行医。教团中有几位都是医师,对内科、外科、儿科、眼科等症均可进行医治,并能做一般手术。药物和设备也大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1917年加拿大和美、英教会合办的山东齐鲁大学正式成立。60岁的罗维灵大夫受聘为教授,又在该校执教了二十多年,为中国现代医学界培养了无数的人才。直到1938年抗战爆发后他才返回加拿大。

 

加拿大不止一位“白求恩”

 

加拿大不止一位“白求恩” 

Jean Dow

 

 

1981年,八十高龄的罗明远大夫首次重返中国,回到自己成长、工作和生活过的安阳。

1984年他还兴致勃勃地带领一批朋友重踏二战中的中缅公路。中国的巨大变化使他感慨不已。他在加拿大作家Munroe Scott 以他的经历为蓝本所写的剧本“McClure两幕剧”所写的序言中说:

 

小罗大夫于1991年去世。她的外孙女卡茜常常不无自豪地说:

“白求恩在中国十八个月,我的外祖父在中国二十五年;曾外祖父在中国五十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c89e0100dwwp.html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