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簡王朱桂(1374年8月25日-1446年12月29日),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改封代王,就藩大同。
代王府 早于明末清初时毁于战火,代王府大概位于今大同市大南街一带,九龙壁即代王府前照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近建筑有东城墙、鼓楼、南城墙、华严寺、圆通寺、凤临阁等。
大同九龙壁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合称“明清三大九龙壁”。
大同九龙壁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朱桂的王妃徐氏生性贪婪,一次随朱桂入京朝见,
见到故宫九龙壁华丽漂亮,便要求朱桂在大同也建一个比故宫还大的九龙壁,
朱桂回藩国后,便建下了这座最大的九龙壁,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是山西、内蒙古、河北3省区之交通要冲。“山环采凉,水抱桑干,长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西眺朔漠,东瞻白登,屏全晋拱神京,巍然重镇”,为三晋北方之门户、首都北京之屏障,所以其军事地位受历代重视,有“九边重镇,北方锁钥”之称。
作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其历史悠久,
曾为一代京华(北魏的都城)、两代陪都(辽、金时期的西京)、四朝重镇。大同是晋北的灵魂。说起晋北的历史,就仿佛打开了一幅硝烟漫卷的画面,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频繁展开激烈争夺的战场。
从战国时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逐娄烦、林胡,拓地千里,建立了大同的前身--平城开始,据史料记载,大同地区曾发生大小战事上千次,其所属的雁门郡或云中郡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历代史书中,并伤透了历代帝王的脑细胞。
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飞将军”李广骁勇驰骋的沙场、北宋杨家将血战的金沙滩,明代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都发生在这一带。
大同城北的明长城与边墙五堡之一的得胜堡,明代的大同镇是著名的“九边”之一,驻扎有大批军队。
战争带来不总是创伤,还有文明的交流。也许是因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地方,不同民族基因血液的融合,为大同带来了“皇后之乡”的美誉,有史可查的是这里曾出过25位皇后、9位皇妃。曰:“九边如大同,其妇女之美丽,什物之精好,皆边塞之所无有”;甚至有俗谚称:蓟镇城墙、宣府教场、大同婆娘为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