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四大街东有和阳街,南是永泰街,西有清远街,北为武定街。街道的名称寄托着古人朴实而殷切的感情色彩———和阳街,以喻每日之晨,迎接和煦的太阳;永泰街,希冀城廓永葆安泰;清远街,如大同的秋日,天际清明高远;大同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自古兵家必争,因此以武安定,是为武定街。
四条大街分别直抵四座城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每条街中段各建一楼,即太平楼、鼓楼、钟楼、魁星楼。而城的中心,则矗立着一座由四个牌坊连成一体的牌楼,人称四牌楼。
这些名称从明代一直沿用到解放前。解放后,四牌楼被拆,四条街道的名称也渐渐被人们遗忘,转而用东南西北街的俗称来代替。曾有地方史学者感慨,四条街道原有的名称既蕴含着古城大同的历史文化特质,又承载着世世代代大同人民的美好愿望。让人欣喜的是,古城保护修复工程启动后,随着大同古城区在明洪武年间的原址上修复、修建,许多古称也随之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