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曲沃 四牌楼
明代,朱元璋把元顺帝赶回蒙古,元朝的势力却并未肃清,北元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蒙古族的瓦剌部和鞑靼部又相继崛起,严重威胁着明朝的北部边疆,而张家口一带便成为京师最近的边塞要地,是瓦剌、鞑靼威胁京师的主要方向,是明王朝的主要防御地段。所以许多军堡便因此而筑。历任宣大总督,特别是余子俊、翁万达、杨博、方逢时都在积极主张、主持修边墙(长城)的同时,修筑城堡。宣府镇城、万全左卫、右卫、怀来卫、龙门卫、怀安卫、保安卫等都修筑于这个时期。而不在长城沿线的村庄,也自发修筑了城堡,如蔚县境内的城堡。清代,新筑城堡不是很多,但是维修的次数却不少。
堡子里,是张家口堡的俗称,亦是当地最早的城堡。
明代的张家口堡,是长城防线宣府镇(宣化)的要塞,为阻止蒙古军队进犯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明朝三百年历次大小战争中从未失守,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
及清朝,满蒙联姻,蒙古入侵威胁不复存在。雍正年间,先后在张家口、
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县北)设理事厅管理当地民事,
故有“口北三厅”之称。
乾隆年间,又在张家口建察哈尔都统署,掌管察哈尔军政及察哈尔八旗游牧之事。
在一个十字街口,是跨街而立的文昌阁,东西门洞上,则嵌着钟楼、鼓楼的匾额。
在文昌阁下的四个门洞,辟了鼓楼东、西、南、北四条街道。
各处房屋院落虽然破旧,却保留着昔日的格局。还有寺庙、道观、书院夹杂其中。
不时兀出的一些老建筑的奇特屋顶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
一些外表看来残破的门楼,内部院屋层层相套,砖雕木雕十分精美。
下为 大同古城 老照片
原图来源于大同府志
法国学者沙畹1907年拍摄的照片
大同西门,摄于1937年
大同钟楼,摄于1937年
大同南门,摄于1937年
魁星楼
永泰门
(大同清真大寺是我国唯一一座在正史《二十四史》中有载的清真寺)
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但人们对大同的认识,第一印象却是“煤都”,是一个工业城市——是我国多如牛毛的普通中型城市之一。若提及旅游,人们才恍然大悟般地想起“哦,对了,大同有个云冈石窟!”实际上许多人并不知道大同是我国首批确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并不仅仅有举世瞩目的云冈石窟,以奇巧闻名于世的悬空寺也在大同市境内,镶钳于北岳恒山的绝壁之上,另一座稀世巨珍应县木塔虽不在大同辖区内却以大同为主要交通中转。而大同市中心的古城基本保存了明代的城垣和街区布局,那些清代的古朴民居群落中,散落着元、金、辽、唐、隋直至北魏各朝各代的寺院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