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鸡鸣山,位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以东2公里处,京包铁路、110国道从其脚下经过,占地17.5平方公里,海拔1128.9米,是塞外著名的孤山,有飞来峰的美称。自古以来是文化名山,原有庙宇112间,最早的庙宇始建于公元前231年。
北魏、唐、辽、元、明、清历代,都在鸡鸣山上兴寺建观山中最古老的道观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的碧霞元君殿。最大的寺院为坐落于半山腰的永宁寺。该寺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传说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清康熙帝 等都曾登临此山,观赏北国风光
《怀来县志》载:唐贞观年间,东突厥犯中原,边民不得安宁,太宗李世民亲征,驻跸此山,夜闻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
鸡鸣驿,因背靠鸡鸣山而得名。鸡鸣山,《水经注》里说,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地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鸡鸣山。《明·一统志》里则说,唐太宗北伐至山闻鸡鸣,因名鸡鸣山。
相传唐太宗曾夜宿此处,夜间闻鸡鸣而起,赐山名为鸡鸣山;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此设置“站赤”(驿站);明永乐年间,此地成为京师北路的第一大驿站,因位于鸡鸣山下,故名鸡鸣驿,承担着军驿、民驿两种功能,是北京通往西北地区的重要中转站;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驿站,开办邮政”,驿城变为村落,村名鸡鸣驿。
鸟瞰的永宁寺
青砖方城 鸡鸣驿
鸡鸣驿在河北省怀来县境内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的地方,始建于元代。
明、清时期,鸡鸣驿已是北京通往西北地区的重要中转站,
直到1913年,它才结束了作为驿站的历史。
鸡鸣驿城内保存有驿丞署、把总署、驿馆等遗迹以及泰山庙等宗教建筑和众多古民居,
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邮驿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
当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化妆成农妇的慈禧西逃避难在此。
而鸡鸣驿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城内五条纵横交错的街道大致将驿城分为十二个区。前街 是军政机关所在地,即驿丞署、指挥署;其次为日杂、杠房、缸房、花纱、酒肆、当铺等服务性实体。西街是驿站设施,即公馆院、马号、军号。东北是驿仓,正北 是驿学。驿城还分布有泰山行宫、文昌宫、龙神庙、财神庙、普渡寺、城隍庙等佛、道、儒教寺庙建筑。多所庙宇内遗留下的明清壁画,至今色彩依旧,人物栩栩如生。
远处的鸡鸣山与鸡鸣古驿遥相呼应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1368年-1644年)的驿站遗存。驿城占地22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墙周长1891.8米。城墙表层是砖砌的,里层是夯土。墙体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四周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外有烟墩。城内的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城内还有古代遗留的商店和民居。 鸡鸣驿城是中国邮传、军驿的宝贵遗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至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城内设有驿丞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戏楼和寺庙。距下花园五公里有一座山原名叫磨笄(jī)山。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恃其英武征辽,尝过此山",曾"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一个帝王可以改变历史,改变一个地名更是颐指之间的事情。于是这座山从此叫鸡鸣山。于是在京张公路旁这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成为一系列传奇的发源地。
传奇英雄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又为鸡鸣驿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设置驿站。到忽必烈时,全国(不包括蒙古地区)已建有站赤1496处,其规模远超汉唐。
鸡鸣驿始建于何年未有确切记载。但它是中国古代邮驿功能最全的驿站,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交通与邮驿地位。蒙古语称驿站为站赤。“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凡在属国,必置传驿。星罗棋布,脉路贯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置邮而传者,未有重于此者。凡站,路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在辽东地区的站赤甚至备有狗站。不但如此,元代的站赤有非常具体而又详尽的规定。而且几乎每朝对站赤的规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补,驿站的功能日趋完善。”
鸡鸣驿城大致呈正方形,长宽大约都近500米左右,在古城内步行游玩即可。城周围是正方形的城墙,城墙有很多建于明清两代的历史建筑,其他建筑也大多古老朴素。
城内现在还有人居住,生活气息比较浓厚,这里旅游开发比较有限,所以比起其他的著名古镇显得破旧和杂乱一些,但也因此更加自然原始。
城内的著名建筑有慈禧一夜行宫、泰山行宫、财神庙和文昌宫等,还有一座展示古代邮驿文化的小展览馆,除了漫步街道外,主要参观这几座建筑就好。
慈禧一夜行宫又叫贺家大院,大院共有五进,是整个古城内规格最高的院落。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亡途中就是在这里下榻。现在院子还维持着当年的样子,屋内还悬挂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