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武陵春》,词牌名,又作《武林春》,
又以贺铸词中引用李白《清平调》中“云想衣裳花想容”句,别名《花想容》,
双调小令,《填词名解》云:取唐人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诗“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其名源出东晋陶潜《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语,故名。
此调格体,万树《词律》共收二体,一正体,一变体;
陈廷敬、王奕清《钦定词谱》共收三体,一正体,两变体,较《词律》多收一体,今从后者。
以毛滂词为正体,正体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
以李清照词为其变体,此变体下阕末句添一字,双调四十九字,上下阕亦四句三平韵。
又万俟咏词亦为其变体,此变体上下阕除首句外,每句皆添一字,双调五十四字,上阕四句三平韵,下阕四句四平韵。
词牌格律
词牌正体
武陵春
北宋·毛滂
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
⊙●⊙○○●●,⊙●●○△。
剩落瑶花衬月明,嫌怕有纤尘。
⊙●○○⊙●△,⊙●●○△。
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
⊙⊙⊙⊙⊙⊙●,⊙●●○△。
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
⊙●○○●●△,⊙●●○△。
词牌变体(其一)
武陵春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牌变体(其二)
武陵春
宋代·万俟咏
燕子飞来春在否?微雨过、掩重门。
●●○○○●●,○●●、●○△。
正满院梨花雪照人,独自个、忆黄昏。
●●●○○●●△,●●●、●○△。
清风淡月总销魂,罗衣暗、惹啼痕。
○○●●●○△,○○●、●○△。
漫觑著秋千腰褪裙,可怜是、不宜春。
●●●○○○●△,●●●、●○△。
(注:○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代表作品
武陵春 北宋·毛滂
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剩落瑶花衬月明。嫌怕有纤尘。
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