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文汇报》展现文革历史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谈及毛泽东我们不免会联想到他与《文汇报》之间的渊源。《文汇报》创办於193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两度因政治原因而停刊。中共建政以後,《文汇报》仍保持「民间报纸」的色彩,被视频为一份知识分子的报纸,得到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经常把《文汇报》上发表的报道、社论、文章、调查报告等,顺手拈来写上批语,在全国范围内制造出一个个政治宣传攻势。1957年7月,毛泽东发表重头文章“《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为反右运动掀起波澜;1965年11月,《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都可看到这份报纸与政治的关系。

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够发动,党内之所以能够接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观点,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我们党是经过长期残酷的战争后迅速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认识。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使人们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新矛盾时容易去沿用和照搬,因而把在一定范围存在的阶级斗争仍然看作占主要地位的阶级斗争,并运用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来解决。战争时期在革命队伍里行之有效的近乎军事共产主义的生活经验,也容易用来作为规划理想社会的某种依据。对马列着作中某些论点的误解或教条化,使人们日益陷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之中。坚持这种迷误被认为是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神圣事业,对这种迷误持怀疑态度者则难以理直气壮地起来反对。这时,毛泽东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的威望达到高峰,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逐渐滋长。加上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没有能够顺利发展,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这就使为人民尊重的领袖所犯的错误难以得到纠正,也使林彪、江青这些野心家能够受到信用而得势横行。

阅读地址:http://itunes.apple.com/cn/app/cuhk-press/id496806012?mt=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