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姓名 - 孔子的父亲姓什么?

本帖于 2012-05-18 19:47:5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开心豆豆 编辑

记得若干年前看过的一个电视连续剧中,有一个这样的场景:清朝乾隆年间,一群赶考的举子,举着孔子的牌位(“大成至圣先师”)游行,让当局很头痛。因为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就是皇帝见了也要下拜的,因此没人能敢阻挡。后来有人支了个招,让衙役当差举了个“叔梁纥”(音“和”)的牌位过去,就把游行队伍阻拦下来了。

 

这“叔梁纥”是何许人也?何以如此神通广大?原来这叔梁纥不是别人,正是孔子的父亲。所以这万世师表的“大成至圣先师”,见了他的父亲“叔梁纥”,当然就得“下马”了。现在问题就来了:孔子的父亲为什么不叫“孔某某”,而是叫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叔梁纥”?他姓什么?名字是什么?

 

在前面的拙作《有趣的姓氏》里,我们已经谈了姓氏的起源和一些有趣的故事。在先秦时代,姓是姓,氏是氏,名是名,字是字。贵族有姓,也有氏,有名,也有字;平民只有名,没有姓,也没有氏。贵族一般称氏不称姓 (女子除外)。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宋人是殷商后裔(微子后人),所以他的“原始姓”是殷商贵族的国姓 - “子”。孔子的祖父的祖父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做宋国大司马,为人所害。孔父嘉的儿子为避宋乱,流亡到鲁国,此后以他父亲的字“孔父”中的孔为姓。

 

所以,孔子的父亲,自然姓“孔”,名字叫“纥”,字叔梁。从“伯、仲、叔、季”的长幼次序推测,孔子的父亲应该是“孔老三”。那个时候的名和字的排列,是和现在不一样,通常把“字”排在前面,名放在后面,姓(或氏)可以不提, 是“字名”而不是“名字”。所以,“叔梁纥”和“孔父嘉”一样,都是当时通行的用法。这样的“字名”在春秋战国时代颇为常见,如秦国大将百里奚的儿子,叫“孟明视”(也是秦国大将),“孟明”是他的字,“视”是他的名,他的姓是“百里”,所以他的“姓名”,应该是“百里视”或“百里孟明”。

 

总而言之,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姓、氏、名、字的并存,及不同阶层和家族采用姓、氏、名、字的差异,文献记载中的人名还是比较混乱的,有称“姓 + 名”的,如孔鲤(孔子的儿子);有“姓 + 字”的,如屈原; 有“字 + 名”,如叔梁纥;有单称“名”或“字”,如“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伋、《中庸》的作者、孟子的老师),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混淆。

 

顺便说一说老子的姓名。老子既然“名耳,字聃,姓李”(《史记》),那么怎么被称为“老子”呢?胡适之先生在其年轻时暴得大名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一书中,考证老子的“老” 是李耳的字,所以才被人称为“老子”,就是引用前面“孔父嘉”和“叔梁纥”的“字名”例子,和孔门弟子冉求(字“有”)被称作“有子”这两条做依据。所以这个“胡”说倒是有证据的,而不是信口开河的胡说。

 

                                        壬辰春于美丽家园草庐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生物学家的疑惑:这位销魂蚀骨、香艳醉人的佳丽的祖先难道是白人?
  • 岁末茶座:“出轨”唐诗和“出轨”男女(下)
  • 岁末茶座:“出轨”唐诗和“出轨”男女(上)
  • 周末茶座: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其人其事
  • 从大萧条到占领“龌讹街”:千万富翁Eccles的卓见,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理论,总统罗斯福的新政,和中国先圣孔子的智慧
  • 所有跟帖: 

    回复:渔樵趣文, 增长知识. 问好. -梦江南_- 给 梦江南_ 发送悄悄话 梦江南_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12 postreply 04:57:53

    问班长好。 -渔樵耕读- 给 渔樵耕读 发送悄悄话 渔樵耕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6/2012 postreply 19:34:53

    “姓是姓,氏是氏,名是名,字是字”,原来有这么多学问呀。 -广陵晓阳- 给 广陵晓阳 发送悄悄话 广陵晓阳 的博客首页 (122 bytes) () 04/25/2012 postreply 19:58:15

    正是“为他人做嫁妆” -渔樵耕读- 给 渔樵耕读 发送悄悄话 渔樵耕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6/2012 postreply 19:36:2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