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于是之人生漫笔》,心里感到一阵阵的惋惜。因为这样一位表演艺术家,还没有到古稀之年,就患了老年智障症,很快就失去了记忆,不能再上舞台,不能再把他一生积累的丰富经验,体会和教诲,传给年轻的后代了。
于先生发觉自己记忆力出了毛病是在九十年代初,那时他发现自己会在台上突然忘记台词。对这样一个一生严于律己,对表演一丝不苟的优秀演员,这毛病令他深深自责。1992年7月,北京人艺纪念建院四十周年,再演《茶馆》。这是人艺的招牌戏,戏里的王掌柜,非于是之莫属。忧虑重重的于是之不得不和他搭档的蓝天野打招呼,说自己可能会忘词。老搭档劝他放心,说到时会相机行事。然而疾病不饶人,演了四百多场《茶馆》的于是之,还是在舞台上出了些毛病。于是之为此深感惭愧和内疚。
于是之的失误,得到了热心观众的谅解。不少老观众《茶馆》看了多遍,里面的台词都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于是之的失误忘词,是瞒不过明眼的老观众的。然而那天谢幕时,观众的掌声却格外的热烈,他们站着久久不散。因为他们热爱走了四十年风雨路的人艺,热爱这位认真正直的于是之,这位曾给了他们那么多艺术享受的真正的艺术家。人们已经预感到,这将是于是之最后一次演《茶馆》,这是最后一次观看这位大师的演出了。所以他们站着,久久不散。有人甚至忘情地喊出了“于老师,再见!”。这正如老诗人辛笛说的,当知道再见已不可能时,再见所表达的是出自内心的祝福。不少观众激动得跳上台来,请于是之签名。有位观众,显然预感到这场演出的重要,还问于先生能不能再写几句话。为观众的热情深深感动的于是之写了七个字:“感谢观众的宽容”。他为自己的失误而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他又为观众的热情而深深动容。那天当于是之最后乘车离开剧场时,门外竟还聚集了很多热心的观众。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演员和观众的关系啊!
因为病,于是之现在已经不能说话,不能認人,不能记忆了。每想到这一点,心里就感到深深的痛惜。于是之虽然已不能记忆,他认真的表演态度,精湛的表演艺术,在中国的话剧史上,将是光彩的令人永远记忆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