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之出身在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祖母和母亲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而他自己,正经上学,也只念到初中。但他从小就好学,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曾每天经西筒子河绕故宫到东华门去读小学,感动了故宫的一位园林老人,帮他和故宫管理人疏通,使他得以每天穿故宫去读书。他曾混入辅仁大学,偷偷坐到缺席的学生的座位上听课。虽然如坐针毡,却如饥似渴。他曾上班一天后,揣着两个冰凉的窝窝头,夜里再赶去学法文。他读诗,读戏剧史,读莎士比亚的剧本。他迷恋过音韵学,练过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为了演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他读了小说里余永泽读过的《悲惨世界》和《战争与和平》。为了在《关汉卿》里演王和卿,他熟读元人杂剧,钻到元曲里,甚至自己也写起曲子来。
于是之从自己切身的体验中知道,好演员是必须要有修养的。他在人生漫笔一书中多次强调演员的修养。他访问上海戏剧学院时,反复叮嘱戏剧学院的学生,不要只重视表演课而忽视那些提高文学修养的副课。“现在看,表演课是主课,可长远看,修养才是主课”“没有学问的演员是不会取得大成功的”他提醒年轻的演员,演员虽然演别人,但不管你演什么角色,观众都可以从他们的演出中看到演员自身的品格,襟怀,看出他们艺术趣味的高下。这话真说得非常中肯。
于是之特别对商业化了的演员感到痛心。他说:“演员比起作家和导演来更容易出名,但不能为一时的名利所惑。戏剧必须有市场,但演员绝不能当“商人”。“演员们必须是一群严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必须严肃而不能苟且。不能够严肃地解剖生活,所演的角色就没有了生命。苍白的、贫血的、被歪曲了的形象是征服不了观众的”。“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的演员,当然有。玩世不恭的演员,大约连玩世不恭的角色也演不好的”
“绝不能培养没有文化的、把自己当作商品的市侩演员”。这是于是之曾经大声疾呼的话。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浅薄庸俗专以捞钱为目的的市侩演员,那些一味媚俗的导演,那些念错字,跑调,话不成句,文不成章,靠豪宅绯闻甚至乳沟而出名的著名演员,想起我们曾经有过的梅兰芳,周信芳,赵丹,孙道临……,真叫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