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谈道德经(15)

本帖于 2010-11-27 07:49:1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开心豆豆 编辑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

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

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得道的人比较神秘,不容易了解。这是古今中外的普遍现象。如老子、慧能、耶稣等,凡是得道的人,在古时都是形而上学的道,这种形而上学的道是一种体验,无法用言语表达。这也是宗教体验和科学论证最大的不同。科学是可以证伪的,而宗教是不可证伪的。即我们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身外的客观事务,可以公共相互验证的感知,这些感知组织成知识就是可以证伪的科学。另一类是内心的求索,内心求索得到的感受是言语难以表达的体验。古时没有仪器,没有望远镜和显微镜,人由内心思考感知的天地宇宙无所不包的“道”,是一种难以言传的不可证伪的知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不容易认识神秘的圣人,只能勉为其难地形容一下。老子是得道的圣人,我也就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勉为其难地侃侃道德经。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得道的人,处事谨慎,如履薄冰;交往谨慎,谦卑低调;如冰雪消融一般坦荡,敦厚朴实;虚怀若谷,和光同尘。老子说的即便都是华夏文化中几千年尊崇的做人的美德。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和光同尘,世故圆滑通达,哪还要不要坚持原则呢?水随波逐流时是浑浊的,但在缸中静止下来侧泥沙俱下,自己就澄清了,所谓出污泥而不染,在浊世中依然不失本色。安静无为,也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时候。人生也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世事通达不是不要原则,相反是为了最终彰显原则;清净无为不是避世隐匿,而是为了实现自我和理想。这是太极阴阳的原理,为了越过山涧,要先退几步以便加速跳跃,要出拳就得先回手。没有阴,不可生阳;没有浊,何来澄清;只有静若处子,才能动如脱兔。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人类是进步的,社会价值观也是变化的历史。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没有绝对普世价值。得道之人之所以和光同尘,就是不走极端,不是原教旨主义者,保持思想开放的心态。唯有不原教旨,才能推动社会更新思想,推动进步。阴阳之道,满受损,谦受益,物极必反。极端了,真理就成为谬误了;不走极端,才能宽容,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进步。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侃侃而谈道德经(15)
  • 哈,又来了,奥巴马不是合格美国公民?(视频)
  • 亚运广州五种人
  • 是谁?
  • 所谓三年灾害非正常死亡究竟有多严重?
  • 所有跟帖: 

    宗教可以证伪 -林默山- 给 林默山 发送悄悄话 林默山 的博客首页 (209 bytes) () 11/24/2010 postreply 20:00:38

    此思辨与另一著名思辨类同"a mere machine can't really think, can it?" -林默山- 给 林默山 发送悄悄话 林默山 的博客首页 (389 bytes) () 11/24/2010 postreply 20:28:39

    问题是人家不证明,人家只是相信 -唵啊吽- 给 唵啊吽 发送悄悄话 唵啊吽 的博客首页 (123 bytes) () 11/28/2010 postreply 18:14:02

    看来你是没读懂我的原意,建议再读。仅回一句:同理,是啊,信者如斯 -林默山- 给 林默山 发送悄悄话 林默山 的博客首页 (29 bytes) () 11/28/2010 postreply 19:28:19

    我以为宗教不是建立在证明上的,而是建立在宗教体验上的。 -唵啊吽- 给 唵啊吽 发送悄悄话 唵啊吽 的博客首页 (47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18:37:09

    只说出一半,事实是:宗教既不建立于证明之上 -林默山- 给 林默山 发送悄悄话 林默山 的博客首页 (241 bytes) () 11/29/2010 postreply 20:10:36

    另外纠正一下,你所说的个人感受并非宗教 -林默山- 给 林默山 发送悄悄话 林默山 的博客首页 (17 bytes) () 11/28/2010 postreply 19:41:17

    同意。信仰不能证伪。 -唵啊吽- 给 唵啊吽 发送悄悄话 唵啊吽 的博客首页 (62 bytes) () 12/03/2010 postreply 21:31:07

    看来你没明白 -林默山- 给 林默山 发送悄悄话 林默山 的博客首页 (13 bytes) () 12/04/2010 postreply 14:55: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