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道”

本帖于 2010-11-16 17:16:2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开心豆豆 编辑




谢盛友:“天道”与“人道”


2010年11月7日到慕尼黑看儿子,我们一起到德国人教会参加主日崇拜,牧师讲《希伯来书》,“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影像(shadow)暗示那样东西是模糊的、暂时的、不完美的,但也暗示某种程度上的相似。

“地上的东西是天上的影子。地上的山、水、鸟、兽、花、草等天上都有,所不同者,地上的东西不完全,而天上的却十全十美。”

牧师说地上和天上的圣所时,我想到我曾经有一张账单写错了,96欧元写成69欧元,用手涂改掉,复印了账单,账目对了,但是账单不好看,恐怕还会被怀疑,是我故意多加27欧元。我决定回去更改,必须找到原件,要进入原件,就必须通过一个软件,不然无法更改,为了那27欧元,我当然愿意通过电脑软件,把帐单更改过来。

几年前,作家在布拉格开会,我们休息时走到大教堂,我问同行的哲学家:“为什么西方的教堂在市中心,在人最集中的地方,而中国人的道教、佛教的庙却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甚至在深山老林里?”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天人相应”,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天人合一和基督思想有相同的地方,基督教给我们解释生命是什么,我们人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到哪里去。基督教看世界不是唯物的,更不是唯心的,而是唯实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有客观的、物质的一面,是可以考察和研究的;也有灵魂和精神的一面,是需要体验和经历的。

如果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随时间演化会不断分形进入混沌状态,每个分形和上个层次的分形有相当的“相似性”,有点所谓“全息”的味道。人体、社会乃至宇宙都可视为非线性动力系统,系统演化不断分形,进入混沌状态也是一定的,这么讲,中国的“天人合一”与基督教的“神人合一”思想亦多少有相通之处,但本质上有区别。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上》。“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假;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 本于“天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道”,是不是就是《圣经》里讲的天道(上帝的话)?

我知道的是,中国人强调讲究修炼,讲“诚”,以顺自然,达到“天人合一”。“诚”是天之道,人之道就应该思诚;思诚就是追求诚。思诚者,人之道,就是说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作为人道的根本要求,“诚”渗透在一切方面。做人要诚实,不讲假话,不欺骗,不作弊,不掩盖错误缺点;与人交往要讲诚信,言必有信,说到做到,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承诺。《大学》所说的“诚意”。所谓诚意,是说要能慎独,在个人独处,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能实实在在、不折不扣按照道义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论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内外一致,没有丝毫的虚假不实。

康德:“诚实从地而生,正义自天而降。”

康德说:“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它们共同向我印证,上帝既存在我头顶上的天空,也存在于我的内心。”“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必须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

如果我们不敬畏耶和华,不敬畏天地,就会“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不敬畏天地,所以我们“农业学大寨”,向荒山要粮,围海造田。用“抓革命,促生产,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政治、动力产生愚公移山精神,拼命地为围海造田。

中国人倾向于物的相关性,侧重整体观察,而悟道的途径却是个体、内在体悟性的;西方人倾向于的物的内在构成,侧重细分,而悟道的途径却是群体式、外在引导性的。
从这里看,福音是需要传播的,当然教堂要建立在人最集中的地方,而中国人悟道的庙多见于深山林密的静谧处。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炼悟道,但是少了一个电脑软件,缺一个链接,那就是耶稣十字架。


写于2010年11月11日,班贝格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为“人民”服务?
  • 兑现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 关于刘晓波获诺奖的声明
  • 刘晓波面对的法律和荣誉
  • 瓦格纳之城 ——拜罗伊特
  • 所有跟帖: 

    谢分享,可否发表对“道成肉身”的看法? -石甫- 给 石甫 发送悄悄话 石甫 的博客首页 (23 bytes) () 11/11/2010 postreply 18:05:01

    回复:谢分享,可否发表对“道成肉身”的看法? -谢盛友- 给 谢盛友 发送悄悄话 谢盛友 的博客首页 (350 bytes) () 11/12/2010 postreply 00:38:32

    回复:回复:谢分享,可否发表对“道成肉身”的看法? -石甫- 给 石甫 发送悄悄话 石甫 的博客首页 (590 bytes) () 11/12/2010 postreply 08:16:58

    勘误!2)应改为:“约伯回答耶和华说:‘…… -石甫- 给 石甫 发送悄悄话 石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2/2010 postreply 13:06:48

    在哲学的立场,宗教是宗教 -林默山- 给 林默山 发送悄悄话 林默山 的博客首页 (70 bytes) () 11/13/2010 postreply 06:12:07

    从你的原文、石甫兄以及林默山君的跟贴中学习了。谢谢分享。 -广陵晓阳- 给 广陵晓阳 发送悄悄话 广陵晓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3/2010 postreply 07:07:08

    “敬畏”是对上帝而言。“畏惧”是西方构建社会的的基石 -唵啊吽- 给 唵啊吽 发送悄悄话 唵啊吽 的博客首页 (813 bytes) () 11/22/2010 postreply 04:23: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