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渔樵子在山溪潺潺的流水声和林间啾啾的鸟啼声中醒来,拉开帏帘,窗外已是春日迟迟,一个难得一见的好天气。用过简单的早餐后,就直奔苏堤而去。苏堤横跨西湖,绵延起伏,仿佛是漂在湖面的一座十里浮桥(图六)。两岸绿柳婆娑,春风一吹,柳条在水面上轻轻拂过,犹如玉女的纤纤细手温柔着触摸情人的脸庞。可惜渔樵子来得晚了些,堤岸上与杨柳间隔交错的桃花已经开放殆尽,错过了“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张问陶《阳湖道中》)的绚丽画卷。庆幸的是,当天天气晴朗,是个典型的春日,和风煦阳;堤上游人如织,欢歌笑语。走了一会,到了一个船坞,于是就租了艘电瓶船,向湖中心驶去。到了湖心,关掉发动机,任由船只在湖面上随波逐流。渔樵子坐在船上,半躺半眠,清风拂面,波澜不惊,大大过了一把庄子笔下的“不系之舟”的瘾。远处保俶塔(图六)的山色,水面碧波荡漾的湖光,尽收眼底,妙不可言。
(图五) (图六)
从“不系之舟”上得岸来,继续在苏堤上前行。一路上,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湖畔垂钓。沿途观景赏花,不知不觉中已走完十里长堤。在苏堤的另一端,还有一个苏东坡纪念馆。说是纪念馆,其实里面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些苏东坡的大概生平介绍,和若干墨迹,如苏东坡思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 . 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 ”,等等。渔樵子一向以为,苏东坡对王弗的六字评价“ 美而惠,敏而静 ”,极其经典、也极其精炼地概括了具有传统价值的知识女性的所有美德。能作到这六个字的女人,其实也不多。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代数题:假定漂亮(美)的女人、温柔贤惠(惠)的女人、聪明能干(敏)的女人、安分不张扬(静)的女人各占十分之一,那么一个“美而惠,敏而静”女人的概率就是 1/10 * 1/10 * 1/10 * 1/10 = 1/10,000 ,即万分之一。所以年轻的朋友如果有幸碰到这样可遇不可求的女子,一定要把握机会,穷追不舍,不要让她从你的身边溜掉。能拥有这样的女子,人生夫复何求?从女人的角度说,这样“ 美而惠,敏而静 ”的精品女子也最应该嫁给像苏轼那样最赏识、最珍惜她的男人。这样,她的才智美德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尊重,才不会被“暴餮天物”。也当然,这是体外话。
出了苏堤往右一拐,便是孤山。时已过晌午,便歇脚在著名的“楼外楼”餐馆用餐。到了“楼外楼”,自然要尝一尝它的招牌菜 – “西湖醋鱼”和“莼菜羹”。说到这两个菜,还有一个有趣的的故事:西晋时吴人张翰(季鹰)在首都洛阳做官,看到秋风初起,想起了家乡美味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说:“人生贵在称心如意,怎么能因为做官而困在数千里以外,连家乡的莼菜鲈鱼都吃不上呢?”,于是便辞官回乡(原文:“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 — 《世说新语》)。这便是著名的“莼鲈之思”故事。不过,也许是“楼外楼”的名气太响,慕名而来的游客太多,这两道菜做的很粗糙,味道很一般,实在有点辜负“楼外楼”这块好招牌,让我大失所望。
酒足饭饱之后,便开始游览孤山。孤山是西湖中的一个环水抱山的孤峙之岛,风景佳绝。故杭州市长白乐天先生曾在他的诗作《钱塘湖春行》中描绘过他到西湖孤山寻春时的美景: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由于时间关系,孤山上的很多名胜如西泠印社,浙江博物观,美术馆等无法一一观赏,只好割爱,直奔最想看的“放鹤亭”。“放鹤亭”是北宋诗人林逋养鹤种梅之处(图七)。林逋中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以植梅养鹤为乐,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以人称“梅妻鹤子”。林逋一生写了很多诗词,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中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即出自其《山园小梅》,传神地描绘出了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林逋八十三岁卒于孤山,葬于孤山,赐谥“和靖先生”,所以孤山上立有“林和靖处士墓(图八)”。
(图七) (图八)
离“放鹤亭”不远,是孤山“中山公园”。公园门口有一块“复旦光华”的牌坊(图九)。这“复旦光华”四个字来源于虞舜禅位于禹时唱的《卿云歌》:“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
(图九)
渔樵子一直不解,孤山怎么会有这么一块牌坊,“复旦光华”似乎与西湖无关。日后就此疑惑请教“文学城”龙剑先生,蒙龙剑先生指点,方知 孤山“中山公园”即为唐代时白市长笔下的“孤山寺”,清代为康熙南巡时的杭州行宫,门口建有“万福来朝”的汉白玉牌坊。民国时( 1927 年)为纪念孙中山改建成中山公园,同时把牌坊改名为“复旦光华”。《卿云歌》在中华民国时期曾两度被改编为国歌,所以 1927 年牌坊改用此名。
逛完孤山,穿过白堤,沿着西湖东岸继续前行。走了好一会,来到“柳浪闻莺”(图十),眼前为之一亮。“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一,遍栽垂 柳和绿草,满目清翠。细柳低垂,犹如浣纱少女的缕缕青丝;清风徐来,柳条随风起舞,柳浪起伏。细柳芳草之间,黄莺飞舞争鸣,花团锦簇(图十一),好一幅“柳浪闻莺 ” 图。
(图十) (图十一)
游赏完“柳浪闻莺 ” 图,天色已近黄昏, 也走的乏了,于是跟西子姑娘依依作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周围的山麓(比如三台山,梅坞)还有一些农庄非常值得一去。携一两个好友,带一本好书,泡一杯龙井,置身于清山绿水之间,游离于喧嚣尘世以外,过一天神仙日子,不也其乐陶陶么?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 白乐天的这曲《忆江南》(之二),道出了渔樵子此刻心中对杭州的眷恋和不舍。西子湖,杭州城 - 我心中常青的绿洲,永恒的情人,我期待着与你重逢!
西元二零一零年春 于美西“师陶园”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