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歌情结 -- 写在<<诗行天下>>出版之后
诗行天下的诗集出版了! 远在江南的父母亲读后很喜欢. 我懂得, 任何几行来自于我的微不足道的文字, 都会让他们由衷地欣赏和鼓励, 就象我年幼时无比崇拜地读他们的文字一样,
诗词爱好于我们, 如同偶尔信手采来插在床头的一束鲜花和柏枝, 一盘精心调制自我斟酌的小菜, 一曲自娱自乐的放歌, 是平淡生活的一抹色彩及其留下的点点滴滴.
不知是凑巧还是不凑巧, 我出生在一个中国的知识份子家庭. 留学海归的父亲曾在国外多年, 读的是工科, 迷的却是红楼梦和中西文学. 学理科的母亲年轻时能歌善舞, 至今仍热衷弹琴赋曲, 从保留下来的一些以假乱真的舞台剧照略知一二, 他们常常让我当他们娱乐爱好的第一听众.
如此一来, 由不得小人儿不听不从, 依稀记得那年中秋吃月饼之时, 也要仿苏家小妹念出”双手推开窗前月, 一石惊破水中天”的佳句, 方可享用. 只可惜我天资愚顽, 诸般爱好, 无一精通. 熏陶多年, 观之好龙, 终似叶公,
追根溯源, 还有一些往年旧事仿佛与诗歌有关.说来令人脸红. 据家中长辈说,自从襁褓开始,我就爱听赞扬. 不然那震天响的哭声就跟”歌唱家吊嗓子”一样. 长辈们为了省心, 就常常不吝言词地迁就. 还听说, 打小黄毛丫头就没胖过,所幸记忆力还不错, 会说话后就开始摇头晃脑不知所云煞有介事地背唐诗,红楼梦的章回标题妙句可以从第一回直背到一百二十回. 常常被牵到人前表演,尝到甜头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脑瓜里就总琢磨着这些令人开心又不太费劲的东西. 然而长大些后,开始觉得这些古董国粹多与”封资修才子佳人”有染,曾经以为自己”中毒了”, 很羡慕别的孩子不想这些是多么地阳光开朗.
想当初考大学选专业时, 着实费劲地在文学艺术和理工计算机之间徘徊. 在老师和家长的殷殷期待的目光下, 读了计算机软件. 可是在那之前, 我却偷偷地去报考过北京部队的文工团. 那应付初试和复试的激动, 好象与文理科的应试不可同日而语. 在诸多阻拦之后, 无疾而终. 就这样, 童年时五彩缤纷的梦想在就依依不舍中黯然结束.
后来, 飘洋过海, 在西方文化中学习生活多年, 中国文化就如同瓶中鲜花, 青春被拦腰截断, 放置在书架上. 直到近年,网络诗坛让诗歌爱好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体验唐诗宋词清歌曲韵的旖丽风光, 正如诗行天下的所序:
雁行风杳羽淡
背影尘去足远
漂泊之旅
韵脚,跟我们天涯浪迹
平仄,随我们人生变迁
倚明月窗前
望远岸灯火阑珊
是啊, 尤记那天, 天端飘来一片彩云,倚明月窗前, 一条小船既将途经故乡,远行天下; 以诗的名义, 我幸运地跳上了它.
现代的科技发展串通着东方和西方,苏醒了唐宋和元明,联接了此岸和彼岸. 让我们重续曾经的梦想, 又回到童年那无忧无屡的诗情画意中去吧, 既使不成功又怎样!
如果说跳舞唱歌如今还是我的闺中蜜友, 事业工作是我的今生饭票, 那么, 唐诗宋词就象是远古情人. 纳兰的锦书, 清照的兰舟, 伴我渡过异国他乡一个个黄昏明月, 疏雨骤风. 在上下求索, 沟沟坎坎,平平仄仄中, 写着我的春夏秋冬.
我知道, 今生我会与它不离不弃, 或在纸上, 或在屏间, 或在心中…….
梦江南(开心豆豆) 随笔于庚寅年早春二月
注: 《诗行天下》诗集,是北美文学城30位诗歌作者的三百八十多首诗词,其中自由诗220多首,格律诗、词160多首。
诗行天下
谨以此书献给
我们亲爱的祖国
岁月,可以蚀去碑上的篆文
却磨不掉铭刻在我们心底的眷恋
风雨,可以捋皱大地的额纹
却冲不去溶化于我们血脉中的情感
雁行风杳羽淡
背影尘去足远
漂泊之旅
韵脚,跟我们天涯浪迹
平仄,随我们人生变迁
倚明月窗前
望远岸灯火阑珊
今天,让我们
叠诗为鸽
将炎黄心声,放飞天下
把游子思念,寄回故园
序
海外诗友的这一批诗稿,鸽子一般在我眼前的草地上降落,或凝重的格律,或流畅的新体,情感真挚,意象丰沛,这是一副什么样的春天的景象呢?
这一群远离故土、在文化背景迥异的异国生活的中华儿女,却对诗词曲赋痴迷如斯,他们心中奔涌的歌唱,他们笔端流泻的神韵,他们灵魂里迸发的诗情,无不透露着祖国母语的春意,他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又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愫呢?
也许,他们嫌“诗人”称号太崇高,只自谦为“诗词爱好者”。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一群普通人,身份千差万别,有教授、学者、科技工作者,也有商人、医生、会计、学生, 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博士、硕士甚多,所取得的专业成就也令人羡慕,但科班出身的诗家却凤毛麟角。他们年龄各异,从二十几岁到近花甲之年;出国年限不一,从几年到几十年;居住分布广泛,西欧,北美,澳洲,经经纬纬都有,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海外拼搏,既融入西方文化,又无法割舍中华传统,在进行中西文化磨合的同时,却担负起了某种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
这一群亮着奇异羽毛的鸽子,现在缓缓地降落在我们面前,我们心中是不是会突然涌动起一股浓浓的春意呢?
有西方哲人说过:美是难的。若是认真透视大千世界,你会发现,美又是极容易的。诗意无处不在,只在一个提问:“此身合是诗人未?” 是诗人,便能自然地融入大千世界,抒情,言志,慧眼所向,诗意皆在。 一声“鸿鸣”、一泓“月色”、一条“雨巷”、一曲“闲筝”,唤起游子绵绵思情;一枚“寂寞”、一缕“花香”、一根“幺弦”、一串“驼铃”,寄托旅人拳拳寸心。比萨斜塔、尼亚加拉瀑布、塞纳河、爱琴海、莱茵河、落基山、泰晤士河、科罗拉多大峡谷,墨西哥海湾,世界各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域外奇景拨动了他们的心弦,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诗,于是,长调短章,古今中外各种格体韵律都成了他们的吟咏工具。
众多的“独唱”百川归海,是不是就形成了展现中华魂魄的大合唱呢?
如今是网络时代,大众有了最便捷的交流平台。世界虽大,但在东西半球不同区域,诗词爱好者可在虚拟空间聚首、亲密无间地互动,这本诗集的编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努力收集了数以千计来自世界各地的诗词,然后秉精中取精之原则,通过再加工,再锤炼,产生了这部名为《诗行天下———当代海外学子诗词选》的诗集。入选的诗歌,题材广泛、诗风各异,有的追随李白的雄浑飘逸,有的推崇苏轼的豪放洒脱,有的崇尚杜甫的沉郁凝重,有的效仿志摩的唯美浪漫,所谓“余事作诗人”,他们业余创作,却偏偏具有可贵的精神优势,那就是不存功利之心,无挂无碍,适性任情地跟着感觉走,随着灵感写。诗人笔下流出的、键盘敲出的,是完完全全的自我,是亲身体验的意蕴,这就让我们在阅读中特别享受到一种轻松和真挚。
降落在这里的,是一群奇异的鸽子,而我们在慢慢欣赏她们的时候,耳边或许会悄悄响起翅膀起飞的声音,这就不是鸽子了,很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心。
黄亚洲
2009年7月于杭州西子湖畔
(序言作者简介:黄亚洲,1949年出生于中国杭州市。诗人,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