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书评∶转变发展方式?启动经济循环 (2010年1月期)

转变发展方式 启动经济循环
王小强、梁晓等学者,通过深入调研,提出适合中国情况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曾有过闪念∶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类以政策性语言命名的书籍,会吸引我吗?却没想到,看完却进入「死去活来」的状态。「死去」,只因直面不曾被揭露的现实而窒息;「活来」,是因为庆幸知道还有如此智者而增加了与现实斗争的力量。王小强曾写《投机赌博新经济》预言零八年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而本书深入剖析了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阐明为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以及应如何启动两头在内的经济循环。每个章节独立成篇,却又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
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说美国人不储蓄是伪命题,不存款不等於不储蓄」,而「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要钱」。此外,他还说「美元霸权笼罩全球,中国是尚未被金融危机洗劫过的最後一块处女地」,「善良的愿望往往是通向地狱的桥梁」,大量精采论述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投机赌博新经济登堂入室,所产生的泡沫反客为主,成为市场交换的主流。然而,超级泡沫最终还是会破灭,蜂拥而至的断供将楼市、股市逼到了绝境,让投资银行的精英们措手不及。「非理性繁荣」带来了「非理性萧条」。
欧美经济的迅速萎缩直接负面影响贸易顺差依赖欧美市场的中国GDP。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极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造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内」的经济流程,不能再拖。启动内需,乃是当务之急。
作者认为,启动内需不是简单地等於多花钱、快花钱。启动内需的核心内容,应当是形成提高多数人就业和收入水平的经济流程。按照凯恩斯的经济学原理,政府花钱挖坑填土都算是启动内需。但那是「为贪官和奸商争揽内务府大工鸣锣开道」。多年来,香港总共兴建八百多座廉租公屋大厦,推倒重来五百六十六座。盖了拆、拆了盖,到二零零二年,楼龄二十六年以上坚持不倒的只馀百分之十一,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和官商勾结的腐败耸人听闻。联系中国贫富分化、腐败蔓延的实际,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市场经济,为挣钱而花钱,才算真正启动了可持续发展。
提到启动内需,怎能绕过中国八亿多的农民工?上亿农民工四处流窜两代人,中国的城市化滞後史无前例。首当其冲的便是住房问题。学习新加坡,把住宅消费市场与房地产投机区别开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本书的作者之一梁晓和张幸仔亲赴新加坡调研,研究为什麽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能够实现「居者有其屋」,并传达一个讯息∶在中国城市化多年严重滞後的背景下,人们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内需潜力非常巨大。如果像新加坡「居者有其屋」这样的城市化建设放在一个更大范围内,例如中国的若干大中城市,并向周边的中小城镇辐射开去,其推动经济增长和容纳就业的潜力有多麽巨大,并不难想像。
中国知识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的一群。他们就像是站在船头的了望者,在风平浪静时大声呼喊,警示我们这些坐在船上的人和掌舵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中国亟需明确的经济方略,倘若真能落实,将是民族的大幸。(赵欣)■
书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作者∶中信泰富政治暨经济研究部
出版∶大风出版社(www.strongwind.com.hk)
页数∶251
定价∶港币88元
大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