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副刊(7):Hocky玩的是彪悍

本帖于 2010-03-11 20:42:3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开心豆豆 编辑


接连看了加国队的两场Hocky比赛,枫叶都赢了。和挪威的一场赢得极为轻松,可谓直取,让人一点也不忧心;和瑞士的那场赢得实在牵强,可谓较着,让人从心里不能佩服。

其实从挪威一战已经可以看出两队的不同风格。挪威那边是文质彬彬的,温良共谦让,上半场传球有方,全方位合作,玩Hocky就像玩艺术玩文化,很女性气质。然而,对同样的北极人,当他面对的是一群彪悍的熊人,面对的是那有意的撞击、不讲究章法的狂攻,可以说斯文的哈姆雷特架势一点也没用,丝毫没招架之力。尽管第三局对垒里挪威队采取了人盯人战术,但还只是被动的防守,没有任何野性的发挥,那就只好彻底地言败了。

那一场我就一直在想,挪威人为什么在20公里/15公里的越野滑雪打靶中稳操世界胜券?因为他们练就的是一种速度与悠闲、追逐与定心、动与静之间的完美平衡,非常类似高球。但比高球更多了动,多了英勇,多了“全方位大动作”的因素。那不仅炼人的耐力体力,更炼人的素质和素养。这种运动风格更需要文化底蕴,可以说更文明一筹。

我问小朋友的教练,北美Hocky队员喜欢飞速有意冲撞那些带球的对手,为什么不像篮球一样判警告或判下场。他说,国际Hocky的规则目前是按北美的习惯约定俗成的。Hocky带球被撞很难界定是有意还是无意。譬如在球门口大家抢球的较着,哪个不接触到带球者的身体。北美球员“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在外围时也有意冲撞那些带球的对手。确实有点“过分”,让许多人看不过去。作为者自己也有失风度。其实在业界也被人不齿。目前国际Hocky界对此也有异议。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定的规则来限制这种“野蛮”冲撞。
 
到了瑞士一役,瑞士教练用的是北美的进攻再进攻的风格,当然从“彪悍”上讲还是比大哥嫩了点。不过加上瑞士的特级守门,加国狂轰乱炸的进攻风格一点也不起作用。从三局到OT,一直较着言和,不分胜负。直到了单点PK,才被老将87号点中而饶胜。

君不见,在美国队的两场比赛中,其实也是如此。原因是,美国队从队长到主力几乎全是从加拿大买去的。这种冲撞彪悍的文化自然就成了北美的主流。

未来就看加美同类的对垒了,一群狼和一队豹,完全在同种文化同种风格同种环境下较量。双方实力相当、作风一致、技术平手、彪悍耐力一样,谁赢谁输,那拼的其实也就只有运气!

我们不禁感慨,在这“彪悍”对垒的规则中,胜利终是归于“野蛮”的。从小在这种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下,不倡侵略也难。所以说,再过一百年,这里也不会出现挪威/丹麦文化下的王子。这个世界铁定还是被彪悍的野蛮者所主使。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冬奥副刊(6):有人混进了美国副总统的包厢
  • 冬奥副刊(5): 天气实在太热,Cypress赛事被逼取消
  • 冬奥副刊(4):美副总统车队出意外,两人受伤
  • 温哥华冬奥(3):历史都是这么创造的
  • 温哥华冬奥(2):冬奥借雪 与 闪客暴行
  • 所有跟帖: 

    写得真好!彪悍有时是强者的表现吧 -含嫣- 给 含嫣 发送悄悄话 含嫣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0 postreply 16:54:41

    回复:冬奥副刊(7):Hocky玩的是彪悍 -北人- 给 北人 发送悄悄话 (31 bytes) () 03/07/2010 postreply 16:33: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