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上海,买了一本白雉山先生的《烟雨阁诗钞》,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的,收的是白先生部分旧体诗词。好多年没有买过当代人的旧体诗词了。上一次买这类书还是十年前,买的是钱钟书先生的《槐聚诗存》。少买这类书的原因,是没有好作品,或者说没有让我看得上眼的作品。这本《烟雨阁诗钞》,我拿到手略翻了几下,就决定买下来。这正像品酒一样,你只需稍尝几口,就能知道这一瓶酒的好坏了。
看介绍,知道白先生早年参加革命,后来转戎从文,一直从事文化工作,遭过不少劫难。但他的诗,并不因此而苍凉悲怆。他的诗于流畅中显雄健,于通俗中见深沉,每有视角出新,佳句出彩。他写的大都是他自己的生活,不无病呻吟,因而读来亲近。如下面一首五律,写的是送老伴到深圳的诗,夫妻情不必用浓墨重彩,就跃然纸上。
送别千余里,相依三十年。
牛衣曾对泣;风雨总无言。
人老仍勤业;家贫岂为钱。
儿孙情更重,夜夜梦南天。
老作单身汉,悠然未识愁。
案头耽笔砚;灶上记盐油。
衣袜脏亲洗;宾朋乐自留。
夜阑闲对月,天地两风流。
再如下面一首七绝《七十自述》,虽然往事不堪回首,但诗给人的感觉是深沉,而不是悲沉:
人生底事总辛劳,履薄临深志渐消。
回首金湖戎马日,诗声雨韵两潇潇。
白先生写诗,善于从新角度切入,不蹈旧窠,因而给人新的联想,如下面咏沈阳和咏扇的两首七绝,虽略带调侃,却很有新意:
灯火如星过沈阳,纷纭往事费思量。一从少帅翩翩舞,惹得人间说短长。(沈阳)
识时夏出与冬藏,曾伴桃花梦亦香。自笑秦淮歌舞后,被人误说是轻狂。(咏扇)
诗钞中还有好几首白先生年轻时写的情诗,清丽淡雅,也很耐品。如下面这首《无题》:
不是诗中是梦中,醒来无奈总朦胧。
檐前漫洒丝丝雨;枕上频吹淡淡风。
明媚春光伤早逝;天涯芳草笑成空。
添香夜读人何在,独自吹箫忆小红。
至于书中的佳联佳句,叫人读了口角噙香,暗暗叫好的,就更多了,且摘录一些如下:
“辣手文章倚马捷;蓬身移宅比蜗轻”
“峰觅云端空处出;水穿天上险中流”
“性愚不悔儒冠误;身懒难从宦海游”
“那堪蜡炬残盈泪;尚喜春蚕老吐丝”
“论交披胆情浓酒,寻句登山兴到巅”
“敢冲世俗藩篱外,岂顾凡夫眼孔中”
“一身文债兼钱债,半世伤痕杂泪痕”
“雅韵传江渚,高吟振楚风”,
“兴至浑如醉,宾来乐似归”等等等等。
要说不足之处,就是诗集中有为数不太少的句子,有孤平之嫌。如下面一首七律,一、四、八句都是孤平。一诗三孤,似不应出在白先生笔下:
同学少年忽已翁,萍踪半纪若飞蓬。
漫嘲沈瘦潘徒白;当喜眼明耳尚聪。
周甲一轮年再始;古稀初度寿无终。
鲁阳戈健人犹挽,如火夕阳照眼红。
(0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