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

本帖于 2009-03-23 12:20:4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开心豆豆 编辑

中华硕博网 2008-4-28
来源:http://zx.china-b.com/slsdx/zixun_93905.html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中国一位知名物理学家如此评价爱因斯坦。2005年,是爱因斯坦著名的相对论发表100周年。4月18日,又是他逝世50周年纪念日。那几天,无论亚洲、欧洲还是美洲、澳洲、非洲,都有许多人在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中国还参与了名为“物理照耀世界”的环球光信号接力活动。关于他的评价文章,近来更是充斥于全球各大传媒版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

  没有一个科学家曾经赢得如此高度的荣耀和这样广泛的尊敬。这使我们不禁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崇尚爱因斯坦?

  如果说,牛顿力学让我们“看到”了太阳系中一些过去未曾发现的星球,让太阳系变得可以为我们的知识所把握,那么,爱因斯坦的理论,则囊括了从原子到整个宇宙空间,空前地启发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想象力。

  原子能量在一定条件下超级释放,光线因星球的引力而发生弯曲,“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随着爱因斯坦理论逐步被理解,被证实,他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较浅的层次说,人们崇尚爱因斯坦,是源于对科学力量的崇敬。从文艺复兴到今天,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致于成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动力。人们有理由对那些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表达崇拜和感恩。爱因斯坦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享受这份殊荣,自在必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代表一大批科学家领受这份尊荣的。

  饶有意味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并非完美无缺。1917年,爱因斯坦试图根据广义相对论方程推导出静态的宇宙模型,然而,这与后来的实际观测不符,宇宙实际上是膨胀的。这几年风靡全球的《万物简史》的作者也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在数学上有缺陷。就是他的光速恒定论,至今仍有争论。但人类对爱因斯坦的爱戴,并没有因为他的理论有错误有争议而改变。

  因为爱因斯坦不仅是一名科学家,作为一位思想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价值同样巨大。

  从较深的层次理解,有两个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因他的理论独创性受人尊敬。“作为一个人的爱因斯坦”,因他的人格伟大而被人们推崇。正如中国科学家许良英所言:“他是一个虔诚的世界主义者,一个积极的和平主义者,一个热忱的民主主义者和一个诚挚的社会主义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怀疑一切权威的人,是一个始终独立思考的人。他一生的追求,就是:真、善、美。”我们可以不理解他的著名公式E=mc2,可以不理解他尚未完成的“统一场论”,但不可以不了解他作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

  让我们回顾他作为一个人的几处闪光点:

  1914年,德国一批最有声望的知识分子发表了一篇为德国侵占比利时的行为辩护的《文明宣言》,德国几乎所有的文化名流都签了字,包括哈伯、伦琴、普朗克、菲舍尔等93个人。这份宣言后来被称为是“真正知识分子的无耻宣言”。

  签名者里,没有爱因斯坦。

  几天后,爱因斯坦在另一份反对《文明宣言》的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份文件题为《告欧洲人民书》,提出:“欧洲必须联合起来保护它的土地、它的人民和它的文化”,要开展一个“声势浩大的欧洲统一运动”,“努力去组织欧洲人联盟”。

  1915年,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与爱因斯坦会面。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爱因斯坦对于他所出生的那个国家的判断令人难以置信地超然、公正,没有一个德国人具有如此的超然、公正。”

  1930年,他发表了《我的世界观》,坚定地表示:“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后来他发展了这个观点,认为:“国家的最高使命是保护个人,并且使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创造才能的人。”

  1947年,他在联合国大会上说道:“今后若干年内,自然科学家的态度将决定人类文明的命运。人类终于懂得,当前的任务是什么,这就是寻求谅解,为的是实现各国人民间、不同信仰的各民族间的彻底谅解。”

  冷战开始后,在他定居的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一些知识分子被怀疑为对美国不忠。爱因斯坦公开支持这些被破怀疑和迫害的知识分子,并声明:“宪法的力量完全在于每个公民捍卫它的决心。”

  面对世界给予他的崇高荣誉,他谦逊地说:“我所做的仅仅是:在长时期内,我对社会上那些我认为是非常恶劣的和不幸的情况公开发表了意见,对它们保持沉默,就会使我觉得是在犯同谋罪。”

  他说自己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所以,他对自己被人们当作偶像崇拜也感到悲哀:“我自己受到了人们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自己的过错,也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劳,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

  在世界范围内,这样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科学家也不多见。因此,他赢得世界性尊敬也毫不为怪。今年德国政府纪念他的方式是,决定将爱因斯坦的政治信条刻在政府大楼上——“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

  对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国家来说,纪念爱因斯坦,有助于在全社会提倡一种尊重科学的氛围,鼓励更多的人探索科学王国里未知的领域,提高全民族的创造精神。我们的民族文化中,需要植入更多的科学基因。

  同时,爱因斯坦的人生态度,对我们也不无启发。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一过?爱因斯坦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爱因斯坦就是这样的人,既有着独创的科学思想,又有着广博的人文情怀。他宽容、谦逊,具有近于完美的人格。这种人格,在一些国家、一些历史时期,是多么地罕见,而正由于知识分子的缺位,普通民众和大批有知识却无良知的人一起,经受巨大的苦难。尊敬爱因斯坦,是人类文明的价值导向所决定的。这种价值观,将引领着人类迈向更高的文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那些廓清蒙昧、怀抱良知的科学精英,必将名垂万世,成为人类的典范。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可谓与日月同辉。 


  附: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的乌尔姆,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所有跟帖: 

本来应该如此!只是中国古今“圣贤”把它故意弄颠倒了。 -不爱国- 给 不爱国 发送悄悄话 (38 bytes) () 03/12/2009 postreply 20:15:07

古今圣贤好像没弄颠倒。 -林默山- 给 林默山 发送悄悄话 林默山 的博客首页 (214 bytes) () 03/13/2009 postreply 09:07:26

你没注意到呀,我是说“圣贤”,不是圣贤。 -不爱国- 给 不爱国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4/2009 postreply 21:53:16

你也没注意到呀,我是说圣贤,没说"圣贤"。 -林默山- 给 林默山 发送悄悄话 林默山 的博客首页 (14 bytes) () 03/15/2009 postreply 13:34:49

很敬佩有着广博人文情怀的爱因斯坦。谢谢分享好文。 -广陵晓阳- 给 广陵晓阳 发送悄悄话 广陵晓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3/2009 postreply 20:44:38

回复:爱因斯坦: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 -bymyheart- 给 bymyheart 发送悄悄话 bymyheart 的博客首页 (106 bytes) () 03/14/2009 postreply 13:07:14

让我们一起吐狼奶吧!吐得越干净越好! -噗通- 给 噗通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4/2009 postreply 22:27: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