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条

来源: cw 2023-12-23 19:27:4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56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cw ] 在 2023-12-23 19:47:4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猫姐关于面条的短文,带起好些关于面的回忆。将就手机上有的几张照片,在水边码几句。

四川人主食大米。文革中有几年全国形势一片大好,越来越好;粮食年年大丰收,产量越来越高,于是开始给大家配“粗粮”。我不大清楚那时候粮票是怎么发的了。但记得凭“粮本”去粮店按定量买米买面。配粗粮的时候,每月定量的一部分就只能买粗粮,不能买米。这粗粮有时候是玉米粉,有时候是面粉,好像还有配红薯的时候。

配玉米粉是大家最痛苦的时候。那些玉米粉都是很多年的陈粉。和我们今天可以买到的新鲜玉米粉味道完全不同。怎么做大家都觉得粗糙塞喉,难以下咽。小孩子们更不愿意吃。以至于家家户户都在探索交流做玉米粉的方法。我家就我一个孩子,母亲想办法托熟人还能买到些白糖,可以蒸甜玉米馒头,或者熬玉米粥加些糖。吃起来容易很多。人多孩子多的人家就很难有那么多糖够大家吃了。

配红薯的时候小孩子高兴,大人就很愁。小孩子觉得不管是蒸的煮的还是烤的,都像吃点心一样:街上或者灯会上的小吃之一就是烤红薯。要缠着大人买才有吃的。现在顿顿饭桌上就有,多好。大人愁的是这红薯不是主食,四川人要吃米饭才吃得“饱”。配红薯就是变相的减口粮了。红薯还有个问题就是放不久,会坏。于是很多人家就做红薯干。这又是小孩子喜欢的。在外面玩耍的时候,随时顺手抓几片不管谁家晾晒的红薯干,就是好吃的零食。

和玉米粉和红薯比较,配面粉的时间好像更长。面粉在北方是“细粮”。在四川就不一样了。虽然四川人也吃不少的面,成都小吃大概一半都是面食。但是把20-30%的口粮换成面粉,大家还是觉得很难受。因为大部分的四川人觉得一餐没有几口米饭,这顿“饭”就吃不“饱”。

当初大家面食吃得最多的就是早上的馒头。也许这是因为吃食堂的原因。不管什么食堂,早晨馒头稀饭泡菜是标配。豆浆油条包子骨头汤这些都不是大家可以天天吃到的。不管是机关学校还是厂矿,午餐都是主餐,食堂一般都不会做面食。晚餐一般的人都自己在家做饭,食堂也许偶尔会做面食,但这样的时候都很少。川菜不管荤素,都是下米饭的。四川人说做饭就是炒菜。面食和川菜天生就不配,除了特殊的菜肴。

也许因为我父母的老家和陕西交界,家里吃面食多点。记得文革那几年,每到夏天,我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擀一块桌面大的很圆很均匀的面皮,切成一寸宽的面条做烩面。烩面里西红柿少不了。另配豆苗或者豆腐菜或者白菜苗。那几年成都流行过一种香菇。放一点,那真是香。来美国这几十年,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蘑菇。现在回国好像也没再吃到过。

烩面的调料很简单。一般就是盐、胡椒、味精、猪油。大家对四川菜的印象大概首先就是火锅,然后就是各种辣。其实直到我出国,至少成都人吃得都远远说不上很辣。一般以清香清淡的蔬菜为主的菜肴不仅不用辣椒,连酱油醋等带“色”的调料都不用。成都人喜欢说要吃“原味”。象西红柿、豆苗、豆腐菜、莴笋这些蔬菜,基本就是做原味了。

那时候我正是“吃涨饭”的时候。晚饭小脸盆一样大的碗要吃两大碗面。剩下的烩面放进一大盆自来水里凉着。晚上九、十点在外面打球或者从水库游泳回来,再吃一顿。冰冰凉凉,好不惬意。

我母亲文革后期又从机关回到医院做临床。晚上如果抢救病人做手术,回来晚了就会带一碗医院的“夜班面”。那时候觉得真香。其实就是一碗清汤肉臊面。白色的挂面飘在清汤里,看得见些许葱花和碎肉。因为师傅味调得好,猪油很香,味精可能也不少,以至于几十年后和母亲聊起当初的夜班面,都赞不绝口。

我那时候除了拿手擀面条做烩面,还有就是做甜辣面,有些类似钟水饺的味道:甜咸麻辣,四足鼎立,味道都很强。因为拌的时候完全无汤,拌好以后腻腻的,面条上调料贴的多,味就足。酱油,花椒、胡椒、白糖、味精。我自己的白糖要两三勺,再加两三勺四川“熟油辣椒”,芝麻油,猪油。如果有芽菜炒的猪肉臊子,就和成都街头的素椒炸酱面有些类似了。不过一般的素椒炸酱面没我做的那么甜。当然,葱花少不了,蒜泥更是必须。要增加口感,有些油炸花生米或者核桃碾碎加上也可以。我做的这种甜辣面味很浓。夹在锅盔里吃都够味。

上大学的时候老四川大学和成都科大之间一条小街。街上有很多小餐馆。我出国后那里好像成了一条美食街。顾客当然是两校的学生。后来两个学校破镜重圆合并后,那条街成了“校内”。美食街也就慢慢没了。

我们读书的时候晚自习后经常去光顾一家小店的红烧排骨面。自己拿个饭盒就可以把面带回学校。当时觉得实在好吃。现在自己怎么努力做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因为不再是当初的面,还是因为不再是当初的人。

现在要注意控制体重,控制淀粉糖分,米面主食吃得很少。面食只是偶尔解解馋才吃。加上我家丫头对gluten 过敏,更少做面食。一般只能在孤家寡人的时候放飞自己做点味大的小面,以免别人羡慕嫉妒发起抗议。下面是一些我自己偶尔放纵的小面:

 

 

 

 

 

所有跟帖: 

谢谢参加谈吃面。 -lovecat08- 给 lovecat08 发送悄悄话 lovecat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3/2023 postreply 20:03:23

大陆面条,红油太重。我难吃完。。。。。。。。。 -lovecat08- 给 lovecat08 发送悄悄话 lovecat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3/2023 postreply 20:04:31

我唯一不爱吃的面,就是广东的云吞面。 品不出那个劲道,和清汤寡水的美味。 -邵丰慧- 给 邵丰慧 发送悄悄话 邵丰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4/2023 postreply 08:55:48

配玉米粉?北京的同学说77-83年,大学生都要吃粗粮。当年报大学时,老百姓说:宁可向南一尺,决不向北一寸。 -西东人8- 给 西东人8 发送悄悄话 (73 bytes) () 12/24/2023 postreply 07:10:54

如果说面食是粗粮,那北京的大学,那段时间确实是主要吃粗粮。如果按我们东北的标准,吃玉米面才叫粗粮, -BeagleDog- 给 BeagleDog 发送悄悄话 (42 bytes) () 12/28/2023 postreply 12:46:19

最后的那碗看起来最诱人,因为青菜和红油。我好多年没有吃过包谷面了,我们那里叫包谷糁 -邵丰慧- 给 邵丰慧 发送悄悄话 邵丰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4/2023 postreply 08:54: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