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尝试用两种视角,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李渊的视角书写。
一般来说,人的性格,作事方式,以及习惯很难改。所以如果有了变化,就值得去留意推究一下,可以发现一个更立体的人。以李世民为例:
1 617年,竭力说服李渊晋阳起兵,当时李世民18岁;
2 621年,以少胜多击败窦建德,王世充,当时23岁;
3 626年,玄武门射杀长兄李建成,当时28岁;
4 如何对待太子李承乾谋反。643年废除了李承乾的皇储,发配黔州。当时李世民开了口,属于轻判。
5 如何对待尉迟敬德。记载尉迟敬德脾气大,爱动手,在宴请群臣差点把王爷李道宗眼睛打吓,而且不道歉。最后李世民亲自安抚李道宗。尉迟敬德是玄武门主力之一,手握有皇帝把柄,何不趁机找机会处理掉?那可是一劳永逸。
6 如何对待魏征。
7 如何对待玄奘。627年让玄奘入住长安庄严寺讲法。拒绝玄奘西游请求。629年玄奘没有护照偷偷西游。645年玄奘回归之后钦赐長安弘福寺。拒绝对方请求去洛阳少林寺。一定要把他留在身边。
8 643年建凌云阁,24功臣。昭陵六骏。
转变或许是年纪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