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的故事 翻箱底

来源: 颤音 2023-09-13 17:05:5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41 bytes)

就是个题目,能吸引注意力,关于人类和地球,自然,环境,气候,俺是个文盲,只是旅游时所听所见,产生一些想法。在阿拉斯加看到的冰川,国家公园来的讲解员介绍过现在的冰川是16世纪 mini ice age 扩张后的样子,俺就推论原来16世纪以前,虽然人类还没工业革命,没用啥能源,地球也是很 warm 的。那时暖和的原因应该自然的因素。那些维持地球 warm 的自然因素是否会在 mini ice age 后慢慢回来了哪?

俺去俄勒冈的化石公园,看到的化石都来自几百万年的海洋。那时的海平面高度也和人类无关。

俺非常同意幸福兄的观点,人类文明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自然的力量巨大,又不可预测。

经常读到某个现象的根源被科学家找到了。俺以为很多时候是关联。A 导致 B 的结论, 只有通过能够控制除了 A 以外的所有 variables ,去实验是否 A 会导致 B 出现。 而 climate 只能被观察而不能被实验的对象,结论只怕不容易下的。

环境污染是另外一个议题,俺不懂为何这个更现实的议题被 climate change 取代。

所有跟帖: 

地球 warm 是很严重的问题。 -lovecat08- 给 lovecat08 发送悄悄话 lovecat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3 postreply 17:38:44

沙发,好题目。 -lovecat08- 给 lovecat08 发送悄悄话 lovecat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3 postreply 17:39:09

有讨论就好 -颤音- 给 颤音 发送悄悄话 颤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3 postreply 20:13:28

我也不懂,我发现不懂的地方越来越多。。。世界就像个网,让人越陷越深越迷惘。。。:(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3 postreply 18:21:27

我也不懂,不过也不信一些现在主流的假说,假说不该用来指导甚至命令人们如何生活 -颤音- 给 颤音 发送悄悄话 颤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3 postreply 20:14:54

我也不懂,不过也不信一些现在主流的假说,假说不该用来指导甚至命令人们如何生活 -颤音- 给 颤音 发送悄悄话 颤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3 postreply 20:14:54

我对冰川的最初兴趣好像源于中学读的冰川天女传。:-)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谁来背变暖的锅,自然,环境污染。。。? -七斓- 给 七斓 发送悄悄话 七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3 postreply 19:05:18

现在的潮流是气候的变化和自然没关系,全是人类的罪,哈哈哈 -颤音- 给 颤音 发送悄悄话 颤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3 postreply 20:15:53

你还有啥在箱底,可翻的? -lovecat08- 给 lovecat08 发送悄悄话 lovecat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3/2023 postreply 20:31:51

嗯,不管是不是文盲,我觉得如果你学过高中物理的话,就应该可以理解。地球的运作,其实是能量的运作。除了自己形成时本身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08:08:03

获得能量,其余的生物运行能量来自太阳能,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光合作用,化为了碳氢键存在地底。其他的是现行光合作用,如农业操作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08:10:03

太阳能达到地球,大部分散掉,凡是吸收的,基本上都是光合作用。然后过去三百年,人类释放了大量古光合作用聚集的能量,打破了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08:11:41

无数碳氢键。这些释放的能量怎么办?不需要分析啥co2的浓度拉,你想个办法把这些能量聚集起来,你就发大了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08:13:05

Co2的浓度是结果不是原因。因为碳在碳循环里面一定要个去处。好比吃多了没法减肥,烧不了几个卡路里,脂肪就是碳的保存地。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08:15:40

其他的环境污染除了核金属污染,有机化学污染是一个本质,就是人工合成了极为稳定的碳和其他元素的化学键。都是碳循环被人打破了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08:21:20

俺是文盲 :-) -颤音- 给 颤音 发送悄悄话 颤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08:23:22

现代社会,80%的GDP是碳工业。新兴电子产业,算是金属污染的领头羊。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08:31:02

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不认为青铜器是环境污染,而是宝物:))哈哈哈,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就是聚集金属,让金属回不去它们来的地方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08:35:42

搬个小板凳来上课~~ :-) -七斓- 给 七斓 发送悄悄话 七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19:28:41

肯肯慢慢讲,是因为手机顶帖不方便吗?一次顶3下就够了,不要连珠发炮,对颤颤这么好啊?:) -ling_yin_shi- 给 ling_yin_shi 发送悄悄话 ling_yin_sh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20:51:54

你这标题我差点看成冰箱的故事。:)推荐你看《爱,死亡与机器人》第一季里面的14,16 。 -ling_yin_shi- 给 ling_yin_shi 发送悄悄话 ling_yin_sh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3 postreply 21:02: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