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夏天,默默无闻的黑龙江边境小城来了一个大人物,下车伊始就问:“哪里能看见苏联?”
他走后,黑龙江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南深北黑,比翼齐飞。黑河要大发展了!
这个大人物就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
全国人民睁大眼睛开始找:“黑河在哪里?”
黑龙江人民则迈开双腿直奔黑河!
那几年黑河真火。“大大”泡泡糖或者花很少的钱就能换老毛子好多东西。女人们最喜欢项链戒指毛皮大衣和帽子,银狐火狐,紫貂猞猁,还有呢子外套,那呢子“比铜板还厚!”
跟着这股风,我也去了黑河。我看上了一件配了大大火狐皮领的红色呢子大衣,试了试没有买,那呢料太厚重死沉死沉的,穿上去好像背了一个人似的,我受不了。买了一双半高筒棕色棉皮靴,里面不知什么动物毛,太暖和了。
除了购物,其实就是想到对岸去。可是老百姓只允许在黑河市专门开辟的露天市场交易,过江旅游?没这事。
跨过黑龙江到对岸是第二次。柏林墙倒塌了,苏联解体了。对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不是苏联的是俄罗斯的。
不,那曾经是中国的,是故国:海兰泡。
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电影《傲蕾 一兰》,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写了以17世纪中叶黑龙江东岸达斡尔族为了保卫家乡第一个起来抗击沙俄侵略者的历史,写了一个达斡尔族少女傲蕾 一兰如何在抗俄斗争中成长为巾帼英雄的故事。
如今的海兰泡无处可寻三百多年前这段历史的遗迹,到处可见的是苏联时期纪念二战胜利的纪念碑。
白天对岸黑河市声鼎沸,这边布市阒无人迹;入夜黑河灯火灿烂,布市影影幢幢。一切就像我在夜晚西柏林火车站的高架桥上回望东柏林,宛如两个世界
列宁全身塑像在俄罗斯很多城市都没了,可是在海兰泡在布市依然矗立在空旷无人的广场上。望着高高耸立的列宁,感觉很滑稽。
您曾强烈谴责《瑷珲条约》的签订,那是字字铿锵句句有力: “两国签订的《瑷珲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如果你们是中国同胞,会怎么想?沙皇粗暴地进行穆拉维约夫黑龙江地区的行动,历史上有人也这么做过吗?这跟强盗有区别吗?”
1919年7月25日,苏联驻北洋政府大使加拉罕经列宁授权,以苏俄“代理外交总长”的名义发表了《对中国人民及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史称《加拉罕宣言》。
《加拉罕宣言》宣布:废除帝俄与中国、日本、协约国签订的一切秘密条约,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俄政府和俄国资本家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废除帝俄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界,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放弃帝俄在中东铁路方面的一切特权。
1920苏俄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重申废除对华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沙俄夺取的一切中国领土和中国租界。永远无偿地退还一切侵夺的中国权利。
1923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在哈尔滨再次声明,放弃沙皇侵略政策,尊重中国主权。
遗憾的是,这些宣言就是一纸空文,《加拉罕宣言》最终被斯大林否决。1937年“中国通”加拉罕在大清洗中被逮捕处死。
面对这些史实,列宁同志,您怎么还能站在这里挥手?
在布市,印象深刻的是幼儿园,特别是在体育馆里,一群练体操的小男孩,居然都是光着小膀子!这算“尚武”精神?斯巴达式训练?
博物馆,小小的,没有一个字母涉及沙俄如何屠杀当地居民如何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的史实,绕不开的部分,搭建了一个“撮罗子”,象征性地说明这是早期原住民的居所,不提这个城市清朝时期的模样,更不提中国。
记得六十年代中苏论战时,苏联叫嚣:长城以南才叫中国。。。。
国内规模最大的纪念庚子俄难的纪念馆在黑河市瑷珲镇,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彻底决裂刀兵相见的时候修建的瑷珲历史陈列馆,我去的时候还比较简陋。据说现在鸟枪换炮了。
馆中陈列有抗击沙俄时使用的带有“吉林”字样的子弹长矛,老毛子使用的枪、刀以及屠杀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居民的照片,还有签订《瑷珲条约》的场景复原、海兰泡惨案半景画。
瑷珲镇建于1892(清光绪十七年)-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间。沙俄侵略者将这座2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付之一炬,幸存的只有一座魁星阁。
瑷珲镇所属有个达斡尔族乡富拉尔基,富拉尔基人的祖辈都是当年从江东迁移过来的。富拉尔基为达斡尔语“红色江岸”之意,黑龙江水呈黑绿色,为什么叫“红色?”血染之意吗?
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富拉尔基”在齐齐哈尔,那里的重型机械厂,是中国第一个、很长时期也是唯一一个制造重型机械的国营大厂, 1990年代更名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至今依旧稳坐拥有一万五千吨水压机宝座。这个富拉尔基也是从瑷珲的富拉尔基迁来的。
东北松花江最大的支流是嫩江,而“嫩江”也源于达斡尔语“纳文慕仁”。
说黑河怎么说成嫩江了?
因为当年还想比肩深圳的黑河,如今除了通往海兰泡的江桥通车让人兴奋了一下,一切又回归沉寂,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国人可以忽略黑河,但是不要忘了海兰泡!
有人质疑为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说个没完?
哈哈!三千年的事情我们都在说,三百年就不说了?历史不就是一遍一遍一次一次给人说的吗?
为的就是告诉小的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