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研究中国傢俱史时,知道古人是从地上坐起,然后是越坐越高。读到李白名诗里的金典名句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的“床”,非我们今日睡的床,而可能有几个不同的解释。
一说,那是胡床,交椅,就是说李白並非是在屋里睡觉的床上看月光,而是把椅子,可能在屋外。
二说,那是给围的栏杆,也可能是在户外。
如果,不是在户外,月光怎能如此光呢?还有躺在床上,如何能举头,低头呢?
看看下面网上的解说吧!(马未都也有他的说法。)
说起李白的《静夜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我们从小都会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理解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说,
皎洁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是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在此情此景之下,诗人不禁抬起头来,看那窗外空中悬挂着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以上就是这首诗大概的解释了,不过在这其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床”字的翻译。
在诗的首句,诗人说的是“床前”,但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却将它翻成了“井上”,这是为何呢?这个“床”字,到底所指的是什么床呢?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了,这不就是我们平时睡的床吗?其实不然,按照我们的理解,这个床字,自然好分辨,但如果你结合古籍文献和诗意来解释,就会发现,这个床字,其实还有着深刻的含义。
试想一下,倘若真是我们平时用来睡觉的床,人躺在上面,又怎能举头呢?顶多就是探个头,看看床底下。
这可不是胡说八道,在《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中就这样说道:
我们躺在床上,是没有办法举头和低头的,顶多就是探个头,看看床底下。
因此,在马未都先生看来,这里的床,应该是
“胡床”
,也就是口语中的“马扎”(胡床是马上民族方便携带的马扎,也叫交椅。汉代时传入中国)。如此说来,马未都先生便将李白思想的空间范围由室内转移到了室外。
除此之外,在《康熙字典》中,对于这个“床”字,也给出了两种释义:
“人所坐卧曰床”,“又井干曰床”。
当然了,也有单只是“睡床”的,比如清朝王琦编著的《李太白全集》中,就说诗中的床为“睡床”。
而所谓“井床”,并非是井边的床,而是井的围栏。
这在李白的《长干行》中也有说道: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这里的床,显然不是用来入睡的床,而是井边上的围栏。
古人们常常都是围井而居,井是村镇的中心,而由于人们都到水井中取水,故而水井的周围便成了信息沟通和人际交往的公共空间,所谓“市井”就是这样来的。故而古人们离家远游便称为“背井离乡”。
所以这样说的话,李白《静夜思》中的“床”,所指的并非是睡床,而是“井床”,也就是井边上的围栏。如此一来,全诗的解释就通了。
当然了,也许你会说:这首诗的翻译在网上一搜就能知道,根本没必要斟字酌句地去解释。
但我想说的是,古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网上虽然有注释,但这些东西应该掌握在我们的脑子里,而不是在网络上。
该掌握的文学常识应该都要掌握,就拿这个诗中的这个“床”字来说吧,简单来看就是我们平时睡的床,但其实不然,它还有其他不同的注释,比如这里的解释——井边上的围栏!
该胡床和普通床榻的形制截然不同,可谓别具一格,足以证明当时已出现了垂足坐的形式。它的做法是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做轴,以利掰转折叠,上横梁穿绳以容坐。
胡床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创,古代多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人,因名“胡床”。《演繁露》说:“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
□ 明式家具中各式交杌
隋朝时,改名为交床。唐代穆宗以后又称“绳床”。胡床原来并无靠背,形如今天的马札。宋代《清异录》卷下说:
“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绳带以容坐,转宿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或侍朝野顿,扈驾登山,不能跋立,欲息则无所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
□ 2019年发掘的甘肃天祝岔山村吐谷浑墓葬出土的交杌实物,为唐武周时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交杌”实例
这时的胡床,有可能是带靠背的了。古文献中有关胡床的描述很多。如《搜神记》说:“胡床,戎翟之器也。”《风俗通》说:“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
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曹瞒传》曰:“操与马超战,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掩至,操急,犹坐胡床不起。张邰等见事急,引操如舡,得渡。”
所以说,胡床是坐的椅子(交椅),也就是可随手一拿的小板凳,非睡觉的大床。李白这首诗说的是在户外坐凳上,赏月时,才能方便地抬头,低头的想东想西的,你认为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