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我只是说我父辈与他是八一学校同窗,不是我父亲,我父亲比他年长,是文革到来时最后一批老大学生选拔穿军装的研究生,

来源: 免疫力真的好 2022-11-02 21:50:0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56 bytes)

那时候的北京大学研究生是前苏联式的万里挑一制式,家父因为本科就是十六岁,所以是那一届某专业研究生班最年轻的,那一次研究生班选拔基本上就是为了应对美苏俩超级大国碾压时代,中国的国防科研自主现代化的。确切说我的一名姑姑与两名叔叔与习大是八一学校同窗校友或年级接近的习近平之学长。

八一学校是聂荣臻这样留学欧洲著名的比利时鲁文天主教大学且获得工程学位的大知识分子创办的,校风非常平实--八一学校原先是晋察冀边区军属遗属子弟学校,聂帅是第一任校长。聂帅规定,部队内犯纪律被处决的叛徒等子女,一样在此学校就读,绝对保密其家庭父母状况,不得歧视,一切待遇比照烈士子女。八一学校校友档案,一般每一名学生的父母家庭甚至当时父母职务都细致记录在案,唯独烈士或军事法庭处决判刑者的子女,父母家庭档案是空白的。

多么伟大超前的人文关怀思想!诸君有兴趣可以去查查看,文革期间,八一学校绝对没有出类似四中八中男女师大等联动红卫兵那样打砸抢狠角色!

历来,中共内部交往也是讲“性相近习相远”的类聚的,例如我们家就喜欢萧克那样宁静淡泊的,是同乡,也一样是红军出身的生活型有古道热肠节操的老知识分子家庭交往,而且建国以后,毛泽东规定,正部级以上干部亲属交往必须经过各自秘书处备案,不是随随便便轰趴或窜门的,这样规定下,运动频繁更迭中,更要交友慎重了。一旦谁靠边站了,还是有去北戴河随中央消夏的待遇,但是昔日的友人家庭,在度假胜地,众目睽睽下象避瘟疫一样躲着你家,不远处是欢声笑语的热闹,而自己家周遭一片萧疏,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冷暴力”记忆,当事者几十年以后依然记忆清晰,想起贾元春对父亲贾政说的,“终无意趣,倒不如平常家天伦之乐,说说笑笑的好”。

反正家里长辈讲,文革前军队内外几次针对高级干部高级将领的运动(主导的是邓小平与罗瑞卿等),连陈赓都精神压力大到心力交瘁,许多人避之不及,唯有他师母宋庆龄接他全家去上海丁香花园疗养,但还是英年早逝在上海。我家跟习仲勋、粟裕、黄克诚等一样,文革前就靠边站的“死老虎”,文革以后也不受老邓待见。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