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几百万人上街睡3天,和让几万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死去,哪个损失更大呢?况且,预报有地震未必大家都需要到街上睡觉,最重要的是人们可以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提前采取些措施,救灾部门和部队可以提前准备好各种行动计划和所需物资。这样一来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损失,二来可以使救灾工作及时而有效。
至于担心预报了又没有发生地震的问题,可以使用概率预报的方法。现在连天气预报都很难做到精准,对地震预报就更没有理由提出不切实际的精确度要求。天气预报现在使用降水概率这样的概念,地震预报也一样可以使用。人们不因为预报降水概率为90%的情况下没有出现降水而追究气象局的责任,同样也不应该因为预报地震概率为90%的情况下没有发生地震而追究地震局的责任。这完全是一个观念问题。天气预报和地震预报并没有本质区别,重要的是怎样看待预测结果的问题。大地震和重大灾害天气都涉及到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预测不准确固然有很多负面影响,但总比完全没有预测要强得多。即使临震预报很难做到准确,长期、中期、短期预测的准确性就要高得多。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可以随着经验、理论、计算设备的发展而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也一样可以逐渐提高。理论要通过实践来完善,否则人类对地震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监测的水平上。
如果地震预报能达到不超过3天的误差,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所有跟帖:
•
地震预报:33%准确率,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
-吾-
♂
(19 bytes)
()
05/14/2008 postreply
19:41:29
•
对,最重要的是要开始做,哪怕从0的准确率开始也要做。
-对角线-
♂
(0 bytes)
()
05/14/2008 postreply
19:46:15
•
群恻是突破零的
-吾-
♂
(43 bytes)
()
05/14/2008 postreply
19:59:37
•
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科技短期行为和责任安全模式。
-对角线-
♂
(0 bytes)
()
05/14/2008 postreply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