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texualities"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也是英文系的一门专业课,指通过对其它作品/人物/历史等等的引用/延伸/解读而新创作的作品。最成功的例子当属Jean Rhys的《藻海无边》(拍了电影),是通过赋予《简爱》里阁楼上疯女人声音而成的佳作,跻身top文学小说100. Atwood可算是热衷Intertexulity的作家,她把蓝胡子童话写为现代女性背景,把加拿大女开创者的笔记("The Journals of Susanna Moodie")重写为诗,还给蒙特利尔著名的含冤女奴Angelique声音将她最后的呐喊写成诗。《使女的故事》(拍了电视剧)大概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则明显的受奥威尔《1984》的影响和启发而成。两者的关系在书的封面也可看出:《使女的故事》背页华盛顿邮报的评语说“这本书和《1984》一样发人深省”,而《1984》背页Atwood的评语是:“(这本书)就在我最喜欢的书之列......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那么,在描写政府极权主义监控无处不在的《1984》已成经典(中学必读书,还为世界贡献了“思想警察”“真理部”等词汇)之后,是什么让一个严肃的作家如Atwood要继续这个主题的探索和创作?通过这本书,她似乎在试图回答《1984》没太涉及的所有问题:
1. 一个原本正常的国家怎么变为极权统治?书前部分解释了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是通过渐进实现的。女主是失去工作->失去信用卡银行账号-〉失去部分自由->失去丈夫-〉失去孩子-〉失去名字->失去全部自由
2. 一个正常社会的人怎么成为控制别人的独裁者或怎么成为独裁政府的帮凶?答案主要通过女主服侍的将军夫妇给出,他们的历程大致是:有崇高理想的青年-》为把社会改变为理想社会奋斗-〉赶走旧政府建立新秩序->适应特权->享受权利->为自己善意尚存而自我感觉良好
3.原本正常社会出来的人怎么会甘心被极权统治或成为帮凶?这是Atwood在书中最多探索的问题,女主是从反抗到求生存,其他角色有一直激烈反抗的,有成为帮凶的,有良知未泯努力寻求自己的或帮助他人自由的,有假装顺服暗中抗争的。
Atwood还把故事置于讽刺背景:极权国因人的生育遭受了破坏,使女的使命就是在女主人眼皮底下和男主人造人,他们号称按圣经教导建了国,也就搬出圣经故事为此背书:“创世纪 30:1-3 拉結見自己不給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對雅各說:“你給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2 雅各向拉結生氣說:“叫你不生育的是神,我豈能代替他作主呢?”3 拉結說:“有我的使女辟拉在這裡,你可以與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因她也得孩子。”
《1984》的故事在历史上不可思议地成了真,而这两年的某些事似乎有些《使女的故事》影子?以前读的时候没觉得,现在才发现Atwood说的是每一个攫取损坏个人权利的事,都是在高尚的依据下进行的,以至于这种政策的平民拥护者看不出有什么不妥,而底层的政策执行者也是普通人更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帮凶。
另注:所在小组这两周恰好学习创世纪30/31/32. 圣经故事的解读是靠启示,Atwood书中讽刺的极权国以经文字面作为律法,恰是耶稣最讨厌的法利赛人做法。而按这种律法做法,以前的教众还不准离婚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