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在赶春运”、劈叉牛、福牛……牛年限量我笑裂

来源: 南方都市报 2021-01-30 11:14: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481 bytes)

它来了它来了,它们来了!牛年的各路限量款最近陆续上市了。又是一年“辣眼睛”时刻,看了大牌牛(欢)年(乐)限(源)定(泉),我感觉脑洞太大,词汇量都不够了。来,上菜。
动物园开张
看这个,你以为是某珠宝品牌的金饰?

其实是Moncler的吉祥物Moncler Pupazzo(雪山精灵),新年“拟牛化”了。其实Moncler并没有2021年属于牛年的限量服饰,也看出来它是在试水?
再看看一大波牛年新品:
大热的Louis Vuitton推出“会劈叉的牛”:储物罐大大方方轰轰烈烈,里面能放什么才能抵得上这个不负“买椟还珠”的售价?

不仅如此,这头可可爱爱大头脑袋的劈叉牛,还“坐”在围巾、发带上,不可谓不霸道。



当然少女心还要有多金——金色的饰品一举手一投足,那是铃声一响,黄金万两。

决意要“红出圈”的Burberry,这次来势汹汹,交出了凶狠比得上“公牛队”的“TB牛”。



这款斗牛图案系列从头到脚,从成衣到配饰,从正装到休闲,从Pocket口袋包、Olympia包到春运大礼包——Beach Tote沙滩托特包,大概可以算得上是“全牛宴”:

刘雯作为模特出镜,被网友们热议:“大表姐回家过年也准备挎麻皮口袋了”“刘雯春运系列”
而说到社交话题上的一只花,怎能少得了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参与,继七夕你爱我我?你之后,这次直接把品牌与“牛”印在一起,串联起年度梗王的称号。
只见各式各样的“牛”贯穿在衣服、首饰、包包上,看多了直觉有被洗脑。特别是“牛”和Balenciaga的两个对立的B字,一时间你都不知道怎么念才好,只能说是它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令人大开眼界的还有这满是LOGO的衣服和Hourglass 沙漏包包。穿着出去,算你是个真·牛人。


有“牛”还要有真牛,快乐的小牛在T恤卫衣上出现,背后还有牛背照,感觉像是去了儿童乐园农场买了件纪念款。

迪奥这边也不甘示弱,面向牛年的限量版男士服饰上身,设计总监Kim Jones搭配了 Shawn Stussy 创作的手写字体的涂鸦,从飞行夹克到卫衣、T恤,“红、牛”搭配,感觉上穿着炒股可还行?



圣罗兰(Saint Laurent)的牛年系列,总体非常现代又复古,水墨画作的“牛”围巾有种现代的美感,而配饰上的牛头、牛骨手环,居然有种散漫不羁的感觉——这还是我们熟悉的圣罗兰吗?


更不说有一件夹克,用中文刺绣上了"圣罗兰”字样,请问是在向“香奈儿”致敬吗?

而“中国红”这次也用在限定品上,红色的Solferino 手袋上,你感觉如何?

同样“牛头”上身的还有纪梵希(Givenchy),若隐若现的牛头加上红黑主调,晃眼过去以为是电视剧海报同款。


看看Lacoste的红花幸运鳄鱼牛,来自它是与重庆的插画艺术家Panda Mei(梅洹林)合作的作品——一条被牛吞到肚子里的鳄鱼。

此外还有“福”和“发(
發) ”,剪纸图案里
融入升龙、铜钱、元宝、鲤鱼及莲花等东方图形,这意头非常直白。
(但语序不对很容易出事,退下图)↓↓



高田贤三(KENZO)的设计则非常更为简单直观——直接在品牌名字上面叠加写个“牛”。

“红牛”T恤,有没有很像“红旗”车标?

而可爱扮相的牛,也成为招女性朋友喜欢的一大法宝,加上西方情人节就在年初三,谁会不喜欢?
竖起牛角的“牛角包”,来自Moschino的新品。牛角大王金光闪闪,霸气十足。

有个金环的不一定是Moschino,也有可能是MCM……


Tod’s就直观带来“一头牛”,俏皮之余,不同颜色皮质的搭配也很考究。

Tory Burch的“刘海牛”出马,连牛都感觉到了自带气场——穿着衣服挽着包包,大鼻子的牛妈妈顿时有着麦兜妈妈的既视感。这只自创的牛妈还有大名,叫“OZZIE”。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出其他周边?


既有妈妈,牛宝宝也要来撑场子,COACH的牛宝宝,欢乐俏皮。你不知道它下一秒会爬上T恤还是皮包上?

都没有,它在表盘上——

Chloé就带来金红搭配的皮具,Mini Drew斜挎包、Daria小牛皮圆形mini包等“红包轰炸”,将新年限定版和实用性结合得稳稳的。

珑骧(Longchamp)的“牛牵花”简笔画元素搭配经典包款,寥寥数笔,可爱耐看。不知道大家看得出来没,别人家都是“公牛”,唯独到了这家是妥妥的奶牛。

事实上,腕表类别是奢侈品里面的“重奢”,也是最有诚意以“生肖”为灵感创作的——毕竟没有人把动辄五六甚至七位数的表款做出儿戏设计。
看,从伯爵、宝珀、江诗丹顿到沛纳海、萧邦每到农历新年特别表款。


萧邦推出全球限量88枚“Chopard L.U.C”系列腕表
甚至连珠宝界的王炸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今年也放出大招,推出限量8只的“红色+生肖牛”的Premier系列。

宝玑则有经典的那不勒斯系列手表,男女款各8只,而伯爵(Piaget)Altiplano系列珐琅腕表,限量38只。


宝玑(Breguet) 2021年中国农历新年特别版
红包封面也限量 
如果说上述的牛年限量款还是有心思的出品,那么古驰在这新年期间的限定品就让人“大吃一斤”——从真实的“牛”变成联手动漫IP哆啦A梦变成“牛”。

“哆啦A牛”你怎么看?
伴随着这联名的上市,古驰还在社交媒体上推出了更为限定的红包系列。嗅到“红包”商机的当然不止古驰,在近一两周,包括路易威登、蒂芙尼、MAXMARA、卡地亚、范思哲等品牌也推出了红包封面。一时间,“抢红包封面”比抢红包成为更多人的讨论话题。

“手速要快,对着屏幕连刷5到15分钟。”“我两个小时后再上去,终于抢到了。”“这个牌子的还有,我分享红包到群里,抢到就可以领到封面。”95后的茈乐表示,那两天群里都是在讨论怎么抢红包封面的“锦囊大计”。

“抢红包封面”也成为社交话题 (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很多网友还反映“没抢到”“刷半天刷了个寂寞”。连红包封面也有了“限量奢侈品”的意味。
“稀缺红包封面”背后,折射出品牌们对中国市场的青睐。
根据贝恩咨询(Bain&Co.)在去年12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势不可挡》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以及出境游受限,202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有望实现全年48%的增长,此外数字化发展在电商领域得到飞跃,国内奢侈品销售额的线上渗透率从2019年的13%左右增长到2020年的23%,整体线上渠道销售额增长约150%。
报告还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总体增长迅猛,涨势却不一致:相较2019年,皮具箱包和珠宝的销售额增速达70%-80%,成衣和鞋履增速约为40%-50%,而腕表则增长20%。

从左到 右分别为:宝珀(Blancpain)福牛腕表;伯爵、萧邦、江诗丹顿牛年腕表:确认过眼神,“买不起系列”可以提高我的审美水平~
事实上,在去年,包括迪奥、卡地亚、普拉达、缪缪、阿玛尼、高田贤三、积家等纷纷入驻电商平台,在“双11”活动中,近200个奢侈品牌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涵盖65个重奢品牌,包括卡地亚、万宝龙、巴黎世家在内的26个重奢品牌首次参与。
就在去年年底,古驰登录天猫官方旗舰店,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GUCCI开业第一天就有约6000万元的营业额,还打算在2月份再开设天猫美妆旗舰店。” 而在今年年初,有网友也发现爱马仕试水入局电商平台。
如果说2020年中国市场让品牌尝到大甜头,不妨设想一下2021年,曾经对电商抱有保留意见的大牌们,积极拥抱电商的第一步,就是从“限量红包”的营销试水活动开始?

谁最舍得买?
说回生肖系列,生肖在中国人的传统里象征着新年的开始,有着对未来最美好的祝福,团圆、喜庆、万事如意。2010年前后,奢侈品牌开始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春节系列,不是红就是金,各种传统元素几乎就是照搬中国最喜庆的符号,真正突围者为数寥寥。
随着这十多年的“生肖限定”进化,加上国内的奢侈品消费规模初现,人们不仅熟知了品牌调性,还对品牌有了更多要求——你要讨好我,我才掏腰包。


2015年Burberry的“福”字围巾被吐槽”还不如山寨设计”后,2019年推出的诡异全家福更造成网友热批和股价下跌
那么,谁会为此买单?贝恩咨询在报告显示:奢侈品的消费主力军为千禧一代(生于1980年至1995年)以及Z世代消费者(生于1995年后):他们更强调追求时尚,也更偏好小众设计款和联名款。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品牌们扎堆推出农历新年系列,也纷纷与经典IP合作了:从罗意威(Loewe)与龙猫、古驰与哆啦A梦等等。
总之,就是要常推新、快上新。

喜迎牛年,此前在风口浪尖上的普拉达连logo都“焕新”了~
90后的Sunny说,她看到了萌牛的丝巾,本命年也想来一条。“不过3700元的价格对我来说并不低,所以也进门店上手摸一摸再决定。”
“以往都是出国玩和出差时顺便逛街买包包,去年一次没有,就在国内买了2个包,Lindy和老花Jackie,加起来5万多。眼下还想买件Moncler 和ALYX的联名。”从事医药领域的王静说。
她对未来两年的国际旅行还是保持观望,“但包还是要买的,如果可能也会买一支腕表奖励自己。” 王静的分析还在于“听说了腕表去年的产量普遍降低,预计价格还会往上走,想提前买了心安。”

奢侈品的调价已不是稀奇事:去年随着疫情在国内的常态化,上海、北京、杭州、广州、三亚、深圳、成都等地的奢侈品店纷纷正常运转。伴随的是品牌们纷纷宣布,受疫情和原材料、成本等影响将会调价——据不完全统计,这个调价幅度在5%至15%之间,从3月起几乎每两个月就传出涨价之声直至年底。
调价风声之下,加上货运物流的减缓、出境游的受限,人们对奢侈品的消费更有增无减。去年4月,广州太古汇爱马仕重开当日销售额超过1900万元,刷新了爱马仕在国内单店的成交额纪录。8月,路易威登上海恒隆店一个月卖出1.5亿元销售额,创下有史以来品牌在国内单店最高月纪录。
中金公司认为,2025年中国消费者将贡献全球50%,奢侈品的核心在于稀缺性和自我定位,“奢侈品的价格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换句话说,在品牌塑造成功的情况下,定价越高,稀缺度越强,需求反而会更高。”
在2021年新年伊始,包括北京SKP、上海恒隆、广州太古汇、深圳湾万象城、长沙IFS、南京德基广场等地的多家奢侈品门店又排起了长队。爱马仕(Hermès)10月底表示,第三季度恢复增长得益于其中国大陆。在去年11月,卡普里控股公司(Capri)就传出乐观消息:集团旗下Michael Kors、Jimmy Choo和范思哲等品牌在中国的销售增长很快。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包括宇舶表、欧米茄、尚美巴黎(CHUMET)等品牌都在广州太古汇开设新店,图为宇舶表门店。
奢侈品的销售额度不断刷新,也带动了物业出租,以广州太古汇为例,根据太古地产发布营运数据:去年第二季度广州太古汇零售销售额增3.4%;第3季度营租用率为99%,零售销售额增27.3%。
目前疫情在欧美肆虐,2021年开年并不算十分明朗,而中国市场继续的消费回流、新世代消费者崛起、数字化发展以及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会不会让品牌们更加疯狂“倾销”?
就象前两天福特非在牛年到来之际,发布“马年”海报,靠硬抖机灵反而弄巧成拙,结果被网友们群怼上热搜一样。要迎合国内市场,奢侈品们还需再加把劲。

福特中国本打算以迎新年推出“国内野马”的品牌新闻,不想到网友不买账,认为品牌“指牛为马”,引起营销事件大型翻车。
首先,要从尊重中国文化开始。

所有跟帖: 

那全家福,是葬礼后拍的吗?几个人眼光凶恶。 老奶奶面色萧瑟。小男孩歪头求安慰。 -jianchi9090- 给 jianchi9090 发送悄悄话 jianchi909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0/2021 postreply 12:45:16

当年被猴年的脑洞惊悚了一回,这又来?为了中国买家也是拼了! -scentofwind- 给 scentofwin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30/2021 postreply 18:08:40

圣罗兰那个造型还挺好。 -双城故事- 给 双城故事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30/2021 postreply 19:57: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