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各部位的意义

来源: yzmbyzmb 2017-09-03 04:22:4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24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zmbyzmb ] 在 2017-09-03 04:25:5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汉服各部位的意义

2017-09-02 

一、上下分裁(上衣下裳)——象征天地两极

 

二、上衣四片——象征一年四季

三、下裳(shang一声)十二片——象征一年12个月(褶裙也是12片)

四、交领——象征地道方正

五、袖口——象征天道圆融

六、前后直缝(前胸后背中缝)——象征人道正直

【深衣】

 

早在战国以前,深衣便已经出现,现在一般认为深衣起源于楚国的先王“有熊氏”。

 

《五经正义》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且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

 

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

 

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布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这是古人崇敬天时意识的反映。

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则;

中缝,以示做人要正直;

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要公平。

 

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自古以来便是汉民族重要的礼服。

 

深衣的面料,多为白布或麻布,其束腰的腰带,原先用称作“大带”或“绅带”的丝带。

 

战国时期,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影响,以皮带配钩,制成“带钩”。由于其结扎便利,所以逐渐取代了丝带。

 

由于深衣式样新颖,穿着舒适便利,且裁制简便省工,所以很快流行开来,一直到东汉,成为最盛行的礼服服式。

 

 

着深衣的战国彩绘俑


【明   幅巾朱子深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短毋见肤(下摆短不要露出毛腿),长毋被土(下摆长不要拖地)。

 

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袖根大到可以灵活运动肘部)。

 

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袖子折回来可以到肘部,也就是回肘)。

 

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腰带宽上不要到达肋骨,下不要到达胯骨,束在肚子上的肥肉上)。

 

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用布十二幅,为一年十二月)。

 

衣二幅,袂二幅(躯干用布两幅,袖子用布也两幅,中缝和接袖)。

 

内外衽各一幅(解释前中缝和内中缝),共六幅在上,犹月之阳也。

 

裳六幅在下,犹月之阴也(下裳六幅,裁作十二片)。

 

袂圜以应规(袖圆为天圆)。

 

曲袷如矩以应方(领方为地方)。

 

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解释曲裾一字底)。

 

 今人总结:

 

上衣用布四幅,代表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片,代表一年十二月;

领方,代表地方;袖圆,代表天圆;

中缝,代表正直中庸,前后各一条,代表人前人后,始终如一;

上下分裁,为天地两极。

 

 唐儒认为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而接衽两幅,下裳用布六幅裁作十二片,为一年十二月。

我们今天的深衣,默认为继承唐儒考证。

 

中缝、接袖,根本上讲,是因为古代的布幅不够宽,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被赋予了特殊含义,传承这些,并非泥古不化。

所有跟帖: 

汉服才真美,穿上就有了仙气。 -团圆- 给 团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3/2017 postreply 06:15: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