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尚女王刘裘蒂的跨界逆袭 (组图)

来源: judd 2016-08-11 16:05: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5367 bytes)
 
拓荒者的荒原与绿茵:时尚女王刘裘蒂的跨界逆袭 

 

导读

如何玩转媒体圈,是许多创业公司最绕不开但同时也是最搞不定的问题。缺乏曝光度、缺乏市场关注,许多好点子被淹没在注意力高度稀缺的市场中。而在最不缺乏新闻事件的纽约、在名人明星住满各个街区的曼哈顿,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则更是难如登天。

 

但是,有一位华人女性做到了。

 

在纽约被称为时尚女王的刘裘蒂女士,是北美阔伯新星创业大赛的评委之一。她在镜头前,是出入顶级时尚宴会的媒体宠儿、时尚女王;她在镜头后,是一个运筹帷幄、坚忍不拔的创业赢家;而之前的她,甚至还是一位知名律师、是纽约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从离媒体最远、时刻为客户遮风挡雨的律师,到直面媒体,甚至驾驭媒体在时尚圈呼风唤雨的女王,她的跨界逆袭,不仅是一个值得玩味故事,更是一道照亮别人的光芒。

 

在纽约已经连续举办四年的阔伯新星创业大赛,每一位评委都是真刀真枪的创业者和真金白银的投资人,很多都有过创业成功的经验。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就是一道光芒,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别人。而阔伯新星就是这样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发光的平台。

 

今天,阔伯新星评委刘裘蒂跟大家分享的是她在纽约的一片“荒原上”跨界逆袭的精彩故事。


金融风暴来袭,常常在下班的时候,可以看到啤酒屋为了招引生意,而举办的欢乐时光粉红解雇通知书派对 (Pink Slip Parties)。这些急于找到族群感的人群的借口就是一份“工作” 。是的,我们的生命完全被这个岗位,被这个“工作”定义:我们的身份,我们的收入,我们的关系,我们的定位,我们的部落。

 

我离开律师界的时候,同事都不很看好,朋友很费解,有人甚至认为我疯了,才会放弃多年牺牲换来的高薪。But life is more than a stable job!

 

我的初衷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把我多面独特的能力与倾向活出来!

 

“你想要做什么?”

 

“我还不知道。我的一生都在无数的框架里。我需要一段时间让我的想象驰骋。我也需要时间考量市场。”

 

律师公认的职业病,说好听,是“规避风险”,说难听,就是“胆小”。唯一为我打气的,只有一位瑞典来的同事麦可:

 

“你曾经做过这么多成功的事情,创业怎么会不成功?”

 

麦可五十几岁才当了律师楼合伙人,是律师楼里面,唯一拥有私驾飞机执照的律师。周末的时候,他经常驾着一架小型飞机出游。或许,他才懂得什么叫危险。

 

其实,当律师的时候,我一直有“为人作嫁”的感觉。我的客户(多半美国或离岸企业)很爱我,因为我绝对靠谱,牺牲自己的生活来成就他们的利润。入行五年后就因在一桩IPO项目的特殊表现,被西方客户请去纽约证劵交易所敲开市钟。入行八年后(依照惯例最早可以被提名审核),正式“出师”,当上一家华尔街领军律师楼的头一名亚裔合伙人。

 

在法律界,即使平庸的律师也可以拿到很高的收入。但是我的创意没法发挥,我的美国生活完全与我的中国背景脱节。许是心里面有点不甘心吧?我想结合自己的独特文化体验,对东西叙述语言差异的了解,和商业经验,在媒体和文化产业界做一些有影响力,又能保持我与自己文化根源联系的事情!很少人知道,到哥大念法学博士之前,我在耶鲁的博士班攻读文学和艺术,我曾是《耶鲁法学与人文期刊》的首任外籍主编,所以跨界与跨文化一直是我的初心和长项。

 

除了语言之外,我的另两个长项是时尚感和视觉感。这些使我想要做一些在国际舞台上提升中国人能见度的事。

 

我为自己定下了“四不干”的创业原则:

 

创业原则

1. 不干没有门槛儿的事 (遇到扎堆的事,我第一个反应:跑!)


2. 不干没有长远影响的事 (这和所谓“网红经济”是相反的概念,与粉丝的人数,和朋友圈的大小无关)


3. 不干被潜规则俘虏的事(不要让短利或别有企图的投资者绑架了我的梦想)


4. 不干无法完全融入个人生命情调的事(拜拜,大数据!拜拜,机器人!Bye Bye,O2O!)

我创办了《中国正在》多元媒体平台,变成了一个专门讲故事的人如何让西方人读懂中国?如何讲一个让西方人可以听懂的中国的故事?就这样,因为工作需要,化身为纽约时尚社交的红毯人。

 

 

刘裘蒂与郎朗

 


对我来讲,创业不仅只是要追求自主,最重要的是要做别人做不到而自己能有独特贡献的事。但是这并不简单。

 

拓荒者应该面对荒原,但很多人只期待绿茵。

 

从华尔街到时尚圈,在各行各业,都有装模作样的假拓荒者。他们标榜自已前沿,事实上只是追逐潮流,拾人牙慧,充其量只能成为拾荒者。

 

在艺术界,大家都不愿意买尚未被发觉的艺术家。投资新创立的公司,大家都专找已经被投手投资过的二轮或三轮。而真正的天使投资者,多半在天堂,不属于人间,他们背后有很多失败的投资,只是不愿意/不能让你知道。我当律师的时候,看多了对外吹牛的大投资家幕后一败涂地的项目,我不能够跟你分享,因为这是我客户的秘密。但是我可以担保,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很多失败,而他的失败可能比别人更多。

 

拓荒者就是那些更敢于承受失败的人。面对荒原永远是寂寞的。

 

在媒体界面对荒原,那个寂寞更是难堪。因为媒体运作本身是基于一种趋之若鹜的原理,媒体就是不甘寂寞必须要仰赖更多炒作才能吸引眼球,所以媒体自然倾向关注有所谓“新闻性”,也就是已经有曝光度的话题。媒体永远锦上添花。

 

 

刘裘蒂与纽约著名街头时尚摄影师比尔·坎宁汉

 


2012年的秋天,我首度携手《新浪时尚》,报道纽约时装周与相关活动。那时中国的新闻媒体,还有时尚界,才刚开始关注世界的四大时装周,纽约时装周是其中之一。借着我在纽约服装设计学院的董事身份,我成为第一家中国媒体报道它年度服装设计大奖颁奖午宴。


报道纽约时装周,吃力不讨好。为了两分钟的精华,剪辑,配乐,加字幕之前,得在秀场前后台折腾好几个钟头,比我以前只看秀辛苦了许多。在开场前两三个钟头,我和团队已经坐镇在后台,拍些“冷景”,报道化妆还有配饰的趋势,也希望能够打游击式地采访到中国来的超模。秀快开场的时候又得去跑到前台,采访中国来的明星: 蒋欣,林志玲,张檬。 。 。。由于我在纽约的名气,大过多数中国名星,西方媒体在拍摄我的活动时,我就变成引介这些名星的临时公关。走秀结束后,又得到后台排队等着访问设计师,西方的主流媒体通常有居先的优势,通常得等一个多钟头才会轮到我们,而且还会不断有其他媒体插队。

 

但是即使在这样不显眼的地方,我也注意到很多媒体的采访人,问设计师千篇一律的问题:“你这一季作品的灵感是什么?”这些泛泛的问题真没劲儿,我总是尽量带入该设计师前两季的主题和风格,与本季的细节对比,或是讨论时装史里的元素。这样做出来的效果比较精致,也获得了这些设计师与公关的认可。

 

2013年的六月,我争取到了美国服装设计师公会CFDA的年度大奖红毯报道权,为中国媒体对美国主流时尚活动报道,开启先河。CFDA大奖的红毯,是纽约仅次于大都会博物馆的时尚晚会Met Ball的红毯盛事。红毯只能容纳十多个录像师,我幕后运作,经由公会主席黛安·冯芙丝汀宝(DVF)本人背书,直到活动前一天才确定可以出席。


 

 刘裘蒂与黛安·冯芙丝汀宝、Charlie Rose
 

 


当时中国媒体完全不认识这个典礼的重要性,而美国服装设计师公会CFDA,也不习惯有外国媒体来报道他们的大奖。而我为这次活动在中国媒体的推广,使CFDA领略到作为美国服装设计师的啦啦队,它应该更正视外国媒体对在国际推广美国设计作品的影响力。我穿了一个年轻美国设计师的作品,青花中国风图案上身,连着仿英国伊丽莎白时期折领的长裙,访问了王大仁,王薇薇等华裔设计师,与数位美国设计大咖如Michael Kors。从2014年起,每年CFDA都主动邀请我报道年度大奖,而红毯上的外国媒体俱增。


 

 刘裘蒂在CFDA大奖现场

 


我虽然不敢说我是代表中国人,但是长久在美国读书与就职的经验告诉我,我个人的表现,将会为后进开/关一扇门。

 

一个中国来的好样儿的,隔年雇主就想雇佣更多的中国人。一个中国来的坏样儿的,隔年学校就少收中国的学生。你说这是歧视。这是现实,这是人性。

 

2012年12月,《凤凰卫视》和《凤凰时尚》邀请我到北京参加第二届凤凰时尚大奖的颁奖典礼。秦舒培得奖的致辞,把她的奖献给所有在国际舞台奋斗的中国模特儿。

 

我和唐纳德特朗普的女婿古杰瑞合作的《约》双语时尚杂志封面,就是中国面对西方的一个面孔。花我的时间最多,给我的痛苦也最多。一份季刊,可以让我有二个半月的失眠。封面的包装是时尚杂志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可以决定广告商和读者对于整个作品的评价,也就是一件作品的“面子” 。


 

刘裘蒂与特朗普及其女儿、女婿

 

 

我在创刊时独排众议,坚持要中英对照,也就是要能够借机也讓西方人认识中国美学和品味,但是双语在实际作业上带来额外的困扰,包括在翻译上的高度要求,使我顿时觉得工作量如同编辑三本杂志。还有在视觉上必须要能够同时兼顾东方与西方的叙事语言。

 

作为一本同时面对中美精英的刊物,我们考虑封面人物,理想的候选人极少:在中国牛,不见的在西方牛,在西方牛,不见的在中国牛。我们的制作团队在纽约,要凑到中国来的名人正好得空,又愿意答应与我们合作,中间还得经过经纪人的筛选,与其他媒体竞争。难!

 

何不用在中国有知名度的西方名人面孔?这又牵涉到广告商对于一本杂志的定位问题,如果它的封面看起来就像一本典型的西方杂志,我们就必须跟其他英文杂志竞争同样的预算。

 

2014年冬季刊,我们以秦舒培当封面人物,讲她在纽约的奋斗。2014年春季刊,我们以威尼斯化妆舞会的主题,体现了陈碧舸体操巨星将到时尚超模的蜕变。2014年秋季刊,我们又与超模王潇合作,展示她特别的古典风格。2014年夏季刊,我们以中国的第一男性超模赵磊,表达一种宅男的风格。

 

《约》杂志一路从荒原迈开,我才领略到许多中国来的国际超模,也不见得能在西方的主流媒体抢滩封面故事。我的杂志起的无形作用,让她们能够打入西方主流,同时面向西方。

 

搞媒体事业,表面上很光鲜,绿茵遍地,其实要做出新意,必须面对荒原。其实,创业就是一场把荒原变成绿地的奋斗,在市场还未成形的时候,你必须去创造市场。在别人还未想到商机的时候,你必须把他们转换成你的用户。

 

“妳曾经后悔吗?”


我摇摇头:


“创业,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对得起自己的事。”

 

我的华尔街经历,教我如何设立公司,私募融资,公开上市,和金融市场的运作,甚至用Excel制作财务模型。这些固然给我一些优势,但是要把文化元素与企业精神结合,要面对中西受众群不同的需求,市场的转换与跌宕,叫好与叫座之间的辩证,还是得赤手空拳地拼搏,在不安稳中开创新思,在挑战中逆风翻盘,不断地强大自己的心理素质。

 

但是,我始终相信,创业的过程,除了靠精密准确的分析,也要靠敏锐的直觉,和坚持的胆识。因为只有真正敢面对荒原的人,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刘裘蒂女士作为2016北美阔伯新星创业大赛的导师和评委,将出席8月18日在纽约举行的阔伯新星创业大赛决赛——阔伯新星·新星秀,现场对参赛项目指点迷津、与创业者分享经验。目前该活动已开放注册报名,请点击大赛官网:www.corpstarter.org,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文部分摘自刘裘蒂自传 《自创光环:品质女人自我养成术》,将于2016年8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并由中国移动《咪咕阅读》推出,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8月24日至27日)首度亮相 。

所有跟帖: 

似乎非常瘦 -tuzhirong- 给 tuzhiro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18:09:08

天,皮包骨了。欣赏不易。 -sansemao- 给 sansemao 发送悄悄话 sansema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2/2016 postreply 08:29:33

既然带假睫毛,不如把小眯眼做大点! -优闲丽人- 给 优闲丽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2/2016 postreply 09:39:56

看人重庆大妈的时尚 :) -浩啸- 给 浩啸 发送悄悄话 (753 bytes) () 08/12/2016 postreply 12:42:4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