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回国回得频繁了,近乡情怯的盼望和兴奋也渐渐淡了,然而我一直在想,故乡,究竟离我是近了还是远了?
不知道为什么,在人和事发生了许许多多变化以后的今天,走在故乡的街头,我发现我仍然是那么易于迷失。或许我从来不曾真正属于这里?
N 年前,离开了大学校门我开始走向了社会。很清楚地记得每天上下班路上的那份拥挤不堪和困顿疲乏。然而在车水马龙里,我总觉得自己有点象汪洋里飘摇的一条小船,身边是万家灯火,我却不知道我的方向。
这种流浪的心情竟然在一次去出差的旅途中,在火车隆隆的轰鸣声里,在车窗外疾速闪过的北方冬季旷野的苍凉里得到了慰藉。
后来就走了。离开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人生里哪怕是一些微小的细节和线索,在命运的大手里都有他的深意。然而涉过万水千山的旅途,乡愁就象一棵孤独的树,固执地要将根须向心底深处延伸;乡愁又象缠绵的蔓藤,总在不经意之间悄悄攀援而上。。。。。。
故乡,离我究竟有多远又有多近?
不久前回去,发现 在故乡这个城市停留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我心里的感受就变得越来越复杂。那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繁繁复复,又是一种层峦叠嶂的起起伏伏,每每穿行在摩天高楼和市井小巷里,熟悉和陌生在眼前交替而过的,甚至那些沉寂已久的往事也会在某个似曾相识的路口鲜活起来。站在记忆的隧道口,我迟疑着止步不前,没有勇气往深处走。我一向自嘲自己是个记性不好的人,现在想来那不过一直是个借口,我只是没有勇气去回首那曾有的悲欢离合。我若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如果身边的人和事都和我没有太多关联,如果我可以就这样轻轻松松地看过走过,那恐怕我也不会有这份千回百转的情牵情记了。
这座城市,我知道我可以“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然而同时我也明白我终究是无法做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