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剪头发就像开盲盒,踩坑是常态,惊喜是意外。坑大,写博客素材就好,可我的形象牺牲也大呀。
那天下雨,行程意外空出一个下午。我想去剪个头发。打开高德,附近评分最高的两家,正好在我所在的步行街上,其中一家还写着“建议预约”。雨天的工作日下午,顾客不会多,我去碰碰运气。
一推门,店堂宽敞明亮,和外面潮湿昏暗的街头判若两界。店里很安静,只有一个店员,没有顾客。他热情地接过包和外套,放进储物柜,给一个钥匙环戴在手腕上。正准备带我去洗头,总监过来了,跟我说:“您请这边坐一下。”
 “跟我说说您的需求,我看看怎么剪。”他看上去有点严肃,好像专业人士的样子。没想到啊,上档次的果然不一样,先倾听需求,再沟通、设计,多贴心的服务。
  我最近大半年,试行简单生活,跟着视频学习自己给自己当Tony老师。效果虽然还凑合,但自从安排了回国的行程,想着留给专业人士吧, 披头散发地就回来了。“简单修一下,整个型,清爽的。”
  “要长还是要短?”
  “快入冬了,不要太短,打薄可以。”
  “那要留长?”看来这位总监只认“长短”,听不懂“修剪”。
  “这个长度好多年了,不想再留长。”
  “如果短,你有自来卷,要短到耳朵上面。”
 “太短了吧。” 我反对。本来就有点招风耳,这个季节全露出来招寒风没必要。
  我换个角度,“能不能不论长短,尽量保持现在的造型,剪出层次。”
“已经有层次了,你看——上面短,下面长。” 他用手拉起我参差不齐的头发。“修一下也没有意义,过两个星期长出来,还是会像现在这样。”
我愣在原座,听起来好有道理啊,饿了吃饭会再饿,脏了洗澡会再脏,头发剪了会再长。照这么说,只有不会长的头发,才值得剪。他不会是做假发的,或者这根本是个鬼店吧?
“你的意思是……?”我没有反应过来,期待中的套路、推销呢,统统没有?我都准备好了呀。
“不用剪,留着慢慢长。”他一本正经地指给我一条明路。不是内卷嘛,不是倒闭潮嘛,就这么让顾客走了?得到免费咨询一次?
Tony总监虽然认可了我客串Tony的效果,但感觉进来时披头散发,出去时脑子乱如发。可能我头发太炸,他水平太差,怯场了。也有可能单太小,不值得上手。
我本来想听劝,但如果就这样放弃了,这盲盒算开还是没开呢?开一半又关上了,人家不让我看。再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还是想给GDP, KPI做点贡献。于是,又拐进隔壁一家理发店。
这家的前台柜员是位小妹,热情地迎上来,第一句话就说,“现在只有一位发型师在,价位是68元,请问老师您能不能接受呢?”接受啊,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比88的总监,128的店长都更能接受。于是,小伙子上手,二十分钟搞定,照照镜子,挺好。
回到亲戚家,表姐问我剪头发多少钱。“30。”“这么贵!我们平时路边摊都是15!摩羯你又被人坑了!”几年前,连三百块的都剪了,不怕坑(在北京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