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爸妈家附近,有家裁缝店,是我儿时就有的。店老板是对夫妇,南方人。店里有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可能是学徒吧。有次我着急要做条裙子,夫妇俩说手里压的活多,赶不出来。这女孩儿便说,她可以试着做。果然没几天就做好了。自那次,我便记住了她。许是年岁相仿,每次去店里,我俩都唧唧喳喳地聊好久。一来二去的越来越熟了。
后来,我离开了家,万水千山,越走越远。再后来,老板夫妇回南方老家,这个店换了新老板,也是对夫妇。老板换了后,我也曾去过一次,拿着料子进门,又拿着料子出来了。想来凡事,多少还是讲缘分的。我和新老板大概气场不合,哈哈。
自此即使走过路过,我也再没进过这家裁缝店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这次回家,恰好有件我喜欢的绢丝上衣,想改一下。不知怎的,脑海里就划过了这家店,老店早拆了,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新地址。
推门进去,屋里有个弯腰做活的女子。我想这大概就是老板了,便拿出衣服,告诉她,我想要这里这么改,那里那么改。。
那位女子说,“你这个要专门的机器才能做,我这里以前有,但现在人不怎么做衣服了,这个机器很少用到,又占地方,几年前就把机器处理掉了。如果你是老顾客,我们彼此了解,我可以手工帮你改。但我不熟悉你呀,感觉你是比较挑的顾客,你还是自己手工改吧,其实也不难做。我可以帮你划一下印,你需要什么颜色的线,从我这里拿一些回去好了,不收你钱。”
我忍不住笑了,“你是生意太好了,不在意我这针头线脑?还是怎么一回事呢?不仅不收我的活,还教我怎么做这个活,还倒贴你店里的线给我? ”
就这么我一句,她一句地说着,说着,突然我俩就顿住了,互相望着,良久,她问,
“你是离岸吧?”
“是。。是你吗?你怎么,还在这里吗?”
“你一进门,我没认出来。可是你的眼神没变。”
“在门口,看着你家的牌子,我还想,这家店最初的主人,我是熟悉的。这么多年过去了,真不敢相信,你还在这里。”
那时我年少,她也不过10来岁。不经意间,跨过这几十年的岁月,在老地方,我俩不期而遇。又能说些什么呢,说花谢了春红,说叶黄了秋脉,好像都不恰当。旧友再见,寒暄之后,竟然真的也是沉默。“在年月深渊,望明月远远”,不论内心多么欣喜,似乎也没什么可多说的。
说也罢,不说也罢,吃巧果罢。巧果图案是我喜欢的:秋蝉,荔枝,小鸟,小狗,小花和小花篮。
罢了罢了。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余生请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