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藏王菩萨与洛杉矶地产经纪的故事(之一)
洛杉矶东区,三月。
阳光沿着屋檐滑落,像一只只轻巧的猫,在安静的街道上打滚。树梢抽出浅绿的芽,紫荆的花朵张扬着孤傲的姿态。远处山影浅淡,一栋公寓悄然藏于城市与山林的缝隙之间,仿佛时间忘记了这里。
Emma住在这栋公寓的顶层。
她总是穿一身素净的衣裙,肩披一缕不经意垂下的长发。她步履轻盈,从不高声说话,却似能让空气跟着她静下来。清晨六点半,她会在阳台上打坐,点一炉檀香,闭眼的神情像是从宋代卷轴上走出的女子,眉宇间藏着雾。
客厅一角放着一张古筝,音色清雅,偶尔有声如泉水滴落,一两串音符就把整座城市的喧嚣隔在窗外。
她的儿子Leo十四岁,瘦高,戴眼镜,讲话轻声带着逻辑的节奏。他沉迷于虚拟世界,喜欢用Unity写游戏程序。他的世界干净、封闭,如同他永远不打开的房门。除了母亲,很少有人能进入。
Emma在洛杉矶做商业地产代理。
她的车是一辆灰色的老款Camry。车后座常年堆着合同、卷尺、图纸、香囊和小巧的中国折扇。她习惯将客户带到商铺前时,先静静站在街角几分钟,看风吹动的树叶,看行人神情,看光线如何落在橱窗上。
她从不说“这个位置不错”,也不说“这能带来多少回报”。她只是带客户看,看完后请他们喝一杯清茶,然后听他们说。
她话不多,却有让人愿意打开心的能力。
Emma的客户来自世界各地。她说的英语带着淡淡口音,却像溪水一样自然、平稳,让人忘记语言的隔阂。她常说:“地产不是买卖,是选择落脚的土壤。”
夜里她会给Leo念《心经》,或者两人坐在厨房昏黄灯光下各做各的事——她整理资料,他敲着键盘,在虚拟城市中造梦。
Emma从不向儿子谈及生活的艰难。她只说:“每一间铺子都是一个心愿。有人愿开一间茶馆,有人想再开一次人生。”
她不催促Leo读书,也不要求他改掉“宅”的习惯,只在他专注写代码时轻轻给他放一壶普洱茶,或者在他玩游戏到半夜时轻敲门,说:“风有点大,窗记得关。”
Emma很少笑,但笑的时候,眼角有柔光。
她不喜欢解释自己过去的婚姻、来美国的原因,也不愿谈梦想。她只说:“人一生若能遇见几处安稳之地,就是福。”
有一次,她带客户看一间被废弃多年的拉面馆。木门腐朽,窗子上贴着褪色的招聘广告。她让客户在原地等,自己走进去,静静站了五分钟。
“你在看什么?”客户问。
她说:“听听它还想不想被唤醒。”
Emma偶尔会梦见故乡,那里的胡同窄小,屋顶上落着鸽子,炊烟从屋檐升起像极了现在冥想时的香气。梦醒时,她坐在厨房里,窗外的光透过风铃洒落在她指尖,她的指节细长,有琴师的温度。
Leo在她不知情的角落里,做了一款小游戏,名字叫《Dust》。主角是一个走在废墟中点亮街灯的女子,玩家每点亮一盏灯,就能看到一段文字——都是他偷听母亲与客户交谈时记下的句子。
第一句是:
“愿每一颗心都找到愿意栖息的土壤。”
Emma不知道这件事。她也不问Leo在做什么。她只说:“你若喜欢,就去做。妈妈会在厨房。”
Emma不是传说。
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在城市角落做着安静、重复、无人注意之事的人。
她不祈求奇迹,也不抗拒失败。
她只是每天,给别人打开一扇门,然后,关上自己的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