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年龄段

不知道自己是中年还是老年,现在西方国家的退休年龄一推再推,四十岁还属于青年人,五十岁是正当年龄段,中年段定义基本都推到五,六十岁。可年近六十的俺怎么也没有中年的感觉。六十五岁的好友Anita深有感触对俺们几个近六十的好友说,应该小心点儿,六十岁这个年龄时,身体变化很大。俺记住了她的话。


最近一年来,发生在俺自己和同龄人身上的事儿,着实让人不容易想像到,不单单是身体的变化,还有精力的不足,使人感到沮丧,悲观,从多年的荆棘人生路都过来了,后面的这段路还会有多难呢?
北欧的冬天又黑暗又漫长,北极圈里三个月没有阳光,俺们北极圈外地区日照时间最短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每年的冬天人们在户外都穿的像个熊一样,里三层外三层包住身体,年轻刚来时忙着基本建设,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每天得把大人孩子的肚子填饱,没功夫琢磨什么日照时间长短的问题,也没有感觉到冷不冷的问题,比国内北方冬天没有暖器的公交车还是强多了。再说了,八十年代的中国,哪有几家安装真正的卫浴间?有个能够冲水的厕所就算是不错了。出国了马上有自己的淋浴间,客厅,干净的电炉,上下楼有电梯,出门有地铁,火车比国内一等座位还舒服,太大的差别,哪里会臆想三十多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父母在95在95年的春天来住了半年多,尽管俺家乡在东北,但是那里的夏天比北欧的夏天长至少三个月,也比北欧热得多,记得爸在八月就又穿上了棉毛裤,妈对我说,等你们将来老了就会知道北欧太冷了,后来十月末天气变凉,爸的高血压又犯了,爸整天头晕,去看挪威的家庭医生,量个血压,测个血,没有其它处置,要是在国内,医生会给爸输液稀释血浓度,这个在西方根本不是日常的处置,爸不得不提前一个人回国,妈留下继续帮俺带刚刚出生的二娃。爸走时俺的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一直觉得不应该送爸回去,可是如果真的留下来,又怕耽误了爸的治疗。爸回去后就马上去输液,妈的身体好,一直住到96年的春节前,俺不能让爸妈分开过年,含着泪送走了妈。


去年圣诞节前下了两场大雪,气温大约零上1-2度,但是并没感到路滑,那天离开家背着一大兜子给同事朋友的圣诞礼物,还没有离开俺家那条街,离家600米处,突然脚下一滑,怎么也不能控制平衡了,咔嚓一跤右手撑一下摔倒在地,一时间有些懵懵瞪蹬,想动一下坐起来,感觉右胳膊疼的不能动,赶紧大喊大叫救命,这时开来一辆汽车,司机大哥下来问候俺,俺疼的满面泪流,大哥把俺羽绒大衣袖子撸上一点儿看了看,赶紧打电话给救护车,然后又把车里的毛毯垫在俺身体下边,又陪俺十几分钟,一直到救护车来,拉着俺去地区医院的急诊科。经过检查,俺摔断了右手腕骨,第二天早上做了手术,手腕上被拧上了一块铁片固定骨头,病休六周,从此一蹶不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正式启动宅家生活。


宅在家里是指望休息加锻炼手腕,刚刚手术后却又不能放低手的位置,只能用吊带挂着。一切用右手做的正常事情都不能做了,只能用左手学着做,吃饭不能用筷子,改成用叉子和勺子,洗脸刷牙,穿衣服,上厕所,梳头发,小得不能再小的,平时想都不想的事情,要换成左手去做。剪个指甲也不能,这下老公派上用场了。


医生嘱咐手术后一定要尽快活动手指手腕,不然的话手会成为像风湿病人的瘫手。从前想都不想的抓,拿,提,推这些动作,都感觉很吃力,五个手指张不开,想攥拳头也攥不住,医生再三嘱咐,两六个星期后内不可以拿超过一公斤的东西,唉!


好在一个多星期后不用吊带挂着手了,只用一个护腕绷带防止自己忘了受伤,不自觉地用右手用力。这人吧,用了五十多年的右手,当每做一件事儿时,自动的,抬手就做的事情,肯定会用右手,突然一下子改成左手,可得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慢慢适应这个变化。自己安慰自己,这是个学习过程,左右开工,说不定大脑的神经元细胞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延迟将来老年痴呆的到来。


门是不敢出了,门外到处是冰,得了恐冰症。2023年的头两三个月,距离家八百米的小镇商业中心有五个超市,俺要么不去,要么做车去,车直接停在超市的车库里,反正是不敢看冰,更不敢走冰。好在七十多公里外有个海边的通勤房子,海边的冬天气候比起陆地温和,马路上很少有冰。每天都要出门走上个把小时,活动活动身体,不然俺真的要憋出其它病了。

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白天一点点变长,灿烂的阳光融化了冰雪,复活节去了一趟柏林和德雷斯顿,看了两场歌剧,追了一把大歌星Lisa Davidsen. 才感觉到身心慢慢恢复了正常。今年六月份和几个好友聚会,Anita 说人到这个岁数身体会有很多年轻时意想不到的变化,然后她让我看看手腕,她也曾经摔断了腕骨做了手术。她说恢复时间很长,但是她现在已经又滑雪,又爬山了。


说起爬山,俺们每年都要在暑假的时候开到大山里旅行一个星期,而且必须要有一天安排爬山徒步看峡湾,今年夏天,守着好山好水,愣没出门去西部挪威的峡湾旅行,憋屈得难受。明年一定要畅游峡湾,去徒步,去爬山,把今年的遗憾补回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住在北欧圈,最幸福的国家里,帮助你的司机大哥在中国很难遇到的,日照少容易让人悲观,很理解,多在户外晒太阳会很有帮助 -燕然山- 给 燕然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3:28:15

理解万岁 -居北飞雁- 给 居北飞雁 发送悄悄话 居北飞雁 的博客首页 (102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3:31:53

我觉得吧,你过滤信息,选择快乐的信息,其实五六十很多人都活得健康,大脑的工作方式肯定会改变,但是不值得焦虑。 -燕然山- 给 燕然山 发送悄悄话 (292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5:15:57

同意你的建议,俺有一些爱好,织毛线衣,画画,还喜欢给孩子们做饭,做面食,但是必须用右手做,平时俺经常做瑜伽动作,所以当时摔段手腕 -居北飞雁- 给 居北飞雁 发送悄悄话 居北飞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44:00

摔后特别沮丧,啥都没法做,外边黑灯瞎火的,抑郁彷徨。现在基本恢复正常了,可以做喜欢的事情了 -居北飞雁- 给 居北飞雁 发送悄悄话 居北飞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46:00

加拿大冬天医院也都是摔断手脚和盆骨的多。可以考虑在冬天的时候到热带度假,一周也可以,人会舒服多。不能活在恐冰的状态中。 -江南一朱- 给 江南一朱 发送悄悄话 江南一朱 的博客首页 (192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8:13:22

俺们每年冬天都去南欧的岛上住上一周,sun break holiday -居北飞雁- 给 居北飞雁 发送悄悄话 居北飞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34:00

你们那适合买个电火锅,冰箱里存足肉片和毛肚,天凉了少出门,把火锅备上,然后喝点,饭后看个英超转播啥的。 -永远老李- 给 永远老李 发送悄悄话 (26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9:21:14

吃饱喝足了后,暖气开大一点,放一个热带雨林的风景片,做一个在热带雨林里倘佯的美梦,醒来仍旧是少年。 -雾蒙蒙雨霏霏- 给 雾蒙蒙雨霏霏 发送悄悄话 雾蒙蒙雨霏霏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2:25:37

老李这法子也适合朱朱那呀,放之天下皆准:)) -燕然山- 给 燕然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4:25:33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问题,一顿不行两顿,肯定可以了 -永远老李- 给 永远老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5:30:24

我这里吃火锅得赤膊上阵,我得赶紧练练二头肌和三头肌:) -江南一朱- 给 江南一朱 发送悄悄话 江南一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17:12:52

练好肌肉还可以射箭 -永远老李- 给 永远老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7/2023 postreply 08:30:04

是的,俺们有,但是发现随着年龄大了,胃口不行了,吃不消大鱼大肉了 -居北飞雁- 给 居北飞雁 发送悄悄话 居北飞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36:00

俺有火锅,就是发现年龄大了,胃口完蛋了,吃不了油腻的食物,也吃不多了,唉! -居北飞雁- 给 居北飞雁 发送悄悄话 居北飞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48:00

摔断骨与年令无关.邻居九岁小孩断小手臂疗养有半年.不过,冰滑十分可怕.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153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3:18:54

这是江叔说过的让我眼前一亮的一句话。 -燕然山- 给 燕然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4:21:00

飞雁,江叔是前辈尚如此:) -燕然山- 给 燕然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4:26:35

同情一下。冬天的黑冰防不胜防,我也摔过,疼得我呲牙咧嘴的,好在那次我没摔伤。 -偶尔发飙- 给 偶尔发飙 发送悄悄话 偶尔发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3:21:58

我也摔过一回,好重,好在没事,我那时候每两星期吃一回牛骨髓,熬汤,你要记得吃。 -燕然山- 给 燕然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4:24:32

谢谢燕老师。熬汤我广东人拿手,我一周熬几次。:) -偶尔发飙- 给 偶尔发飙 发送悄悄话 偶尔发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15:00:26

你广东人?!你给我唱个粤语歌,咱下周见,不见不散:) -燕然山- 给 燕然山 发送悄悄话 (224 bytes) () 10/07/2023 postreply 14:19:57

说明一下,摔跤前我已喝了半年的牛骨髓汤,不要油脂:) -燕然山- 给 燕然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7/2023 postreply 15:18:52

人和人差异真的很大。我们俱乐部一个七十的香港“老人”一直打比赛,跑的不比我慢,活蹦乱跳。 -oldpp- 给 oldpp 发送悄悄话 oldpp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20:32:4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