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看见3: 高铁最牛,人工工资高了,健康要注意

来源: Mount-ex 2020-01-09 14:17:0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71 bytes)

在国内,坐高铁好几次。

先讲些细节, 我自己没有国内的网上支付。所以我都叫我外甥帮忙订票。跟用身份证的不同, 用护照的要去取票, 检票时要走人工通道。但几乎没有一个高铁站在一排检票口中明确指出哪个通道是人工检票。因为非人工检票的通道也多站着一个人。托同一个人订票, 一段时间内不能超过5张。到我订回上海的车票时是第六张了,订票失败,而且是快过了24小时才通知订票无效,几乎打乱我行程。 

我坐了六次高铁, 除了从南京到武汉的, 几乎都满座。所以在经济发达地区, 高铁应该是受欢迎、也应该有经济效益的。到武汉的火车, 开始也几乎满座,发现过了合肥、特别是过了六安, 车空了一大半。可见, 安徽的西部还是与江浙沪联系多,其实安徽西部离武汉更近。

我这次去武汉特别选了过大别山区的的高铁, 我有好几个同学是大别山区的,其中一个是我下铺的,另一个是漂亮女同学。当年, 他们回家可费劲了, 一般两天都不一定能到家, 特别是寒假常出现雪大封路的。现在高铁,从上海出发不超过5小时。还有武汉附近的同学,当时经常坐船的,逆流时要多于两天。可见, 高铁服务了很多人, 特别为方便舒适愿意付钱的中上产人士。

我已经提过农村干体力活的工资提高了,国内白领的工资也有显著提高了。我一高中同学在县电力局,是总工程师级别的技术干部, 据说年薪百万。另一个女同学,我不知道她是县里哪个政府部门的, 据说退居两线了,到一个县里的私企兼职,兼职的收入就近百万。我一个亲戚,32岁, 本科毕业,在阿里上班,工资就70万,还有股票和奖金。不过这些是少数,但很多人有工资高于20万。

去武汉是因为一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想代理我公司产品的)邀请,去后他问的是:你问问你老板, 他公司卖不卖?我说:这个我可不敢去插手。可见这老板包里有钱。

这次共转了5个城市,见了六个大学同学,有两个身体已经不行了,基本上自称或被周围人称为“有病了的”。所以, 身体还是要注意。

所有跟帖: 

县里工作拿年薪百万不太真实,如果长三角特别富的地方也许有可能? -绿蚁采菊- 给 绿蚁采菊 发送悄悄话 绿蚁采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24:34

显然是有“寻租”机会的人,呵呵 -清水胜浓茶- 给 清水胜浓茶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28:15

江浙和广东的农村最富。 -swj2000- 给 swj2000 发送悄悄话 swj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30:52

但拿年薪百万不太可能,如果各种灰色收入加起来有可能。 -绿蚁采菊- 给 绿蚁采菊 发送悄悄话 绿蚁采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33:58

刚看到下面说是义乌的,那不一样,好多年前就听说华西村村民过年发金条:)江浙农村二十年前就开始富裕了。 -绿蚁采菊- 给 绿蚁采菊 发送悄悄话 绿蚁采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53:14

富裕地方的电力局是可能的,这种地方欺行罢市 -甜齿- 给 甜齿 发送悄悄话 甜齿 的博客首页 (44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6:03:15

国内现在刷身份证坐火车,已经废除纸质车票了。 -HenryLi- 给 HenryLi 发送悄悄话 HenryLi 的博客首页 (116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26:34

上次用护照直接在定点销售处买票,很方便。 -海洋蓝- 给 海洋蓝 发送悄悄话 海洋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30:37

你如果预买,就要多跑一次。如果现赶现买, 我第一程回家乡,2点半到火车站,5点半前的都没票了。还是网上预订好 -Mount-ex- 给 Mount-ex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5:17:59

年薪百万云云不用太当真,除非有权钱交易的 -lakelavon- 给 lakelavon 发送悄悄话 (8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44:47

销售骨干 -颠三倒四了- 给 颠三倒四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46:32

都挺好里面的苏三? LOL -lakelavon- 给 lakelav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49:12

我见到用手用脑用能力挣百万的不少,真的都好辛苦,基本都是996或者一年有二百天在天上在路上那种 -终于不潜水了- 给 终于不潜水了 发送悄悄话 (288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48:35

问题是,你哪知道人家是不是真挣百万呢?我是因为碰到过不止一个吹牛的 -lakelavon- 给 lakelavon 发送悄悄话 (155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51:26

国内都挣百万的,他们高兴就行了~~ -加菲猫2019- 给 加菲猫2019 发送悄悄话 加菲猫2019 的博客首页 (254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4:59:33

是,大家就捧场的夸夸,皆大欢喜 -lakelavon- 给 lakelav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5:26:57

经常有人说中国人很富裕了,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家家有保姆,人人年薪几十万,那保姆不算人吗,年薪是多少啊? -mickey222- 给 mickey222 发送悄悄话 mickey22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7:13:54

真正挣得多的都特谦虚。怕现富仇富的人。我也想知道这工资他怎么知道的?见面就告诉你工资,那有几成是真的很难说 -pollyli- 给 pollyli 发送悄悄话 pollyl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5:03:58

真是听得满大街都是百万富翁似的 -MoonRiverMe- 给 MoonRiver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5:52:53

一套房就超过500万, 百万富翁肯定满大街,千万富翁也一大堆一大堆的 -Mount-ex- 给 Mount-ex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6:47:54

+1000!百万富翁真的没什么。 -swj2000- 给 swj2000 发送悄悄话 swj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7:01:42

那些个apartment俺一点儿都不羡慕 -MoonRiverMe- 给 MoonRiver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7:05:21

国内农村都是独栋房子,还面积很大,可大家不爱去。纽约曼哈顿都是Apartment,还非常贵。 -swj2000- 给 swj2000 发送悄悄话 swj2000 的博客首页 (185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7:18:12

别羡慕,我两个现居二线城市的同学,有几年是年入百万,不过一个本人得癌症中晚期,一个是孩子白血病,现在几乎赤贫了,很多治疗医保不保 -波澜不惊65- 给 波澜不惊6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7:21:51

具有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大都自费 -波澜不惊65- 给 波澜不惊6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7:23:15

写个人回国见闻和体验的文章很好,赞一个,置顶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18:20:45

国内医保还是不错的,几乎赤贫不知为何 -wjhwsh- 给 wjhwsh 发送悄悄话 wjhwsh 的博客首页 (333 bytes) () 01/09/2020 postreply 20:28:51

进口药贵得很 -GuoLuke2- 给 GuoLuke2 发送悄悄话 GuoLuke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20 postreply 12:23: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