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毒品与心魔——忆安东尼·波登

来源: 毛人 2019-02-01 16:32: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28 bytes)

Anthony Bourdain,一个我从未谋面却又感觉十分熟悉的人,一个曾经带着我看世界的人。他生在纽约、长在新泽西,是个二流厨师兼三流作家。2018年6月8日,他最终以CNN节目主持人的身份,把自己吊死在了法国一家酒店里,终年61岁。当时我正带着全家在西雅图旅游。酒店早餐时,大女儿突然指着电视上的新闻说,那个人她见过,在我某本书的封面上。就是这样,我得到了Anthony的死讯。

从《No Reservations》开始,Anthony大部分的节目我都看过,历时超过十年。他是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美国人形象,性格豁达、风趣幽默、见多识广,同时又永远带着点儿对权威的桀骜不逊与玩世不恭。很多人想起他,都会直接联想到,"He has 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然而,他杀死了自己,right on 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在《Parts Unknown》比较晚近的一期节目里,Anthony回到了十几年前曾去过的马来西亚村庄。那个村庄有一个习俗,客人要亲自杀死当晚用作晚宴的猪。Anthony像十几年前一样,紧握长矛,眼睛死盯住眼前的猪,狠狠地把长毛刺进去、再进去,然后奋力用手控制住矛柄,同时专注地看着这只猪,看着它慢慢在自己面前停止挣扎。整个过程他眼睛没有眨过一下。当时我就感觉有些异样,似乎看到了与十几年前那次不同的Anthony,仿佛当时他在做一个决定,一个考虑良久但还需最后一击的决定。

像很多他这个年龄的美国人一样,Anthony年轻时就接触了毒品。据他说,毒品带给他的体验非常糟糕,他清楚地记得他曾经有一次像着了魔一样,用小梳子奋力梳理自家的地毯,就是为了从中找出一点点以前遗漏的海洛因。所以,他最终远离了毒品。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戒毒成功的人都必须远离一切可能成瘾的物质,包括酒精。Anthony并没有戒酒。观众经常可以看到他在屏幕上一杯接一杯喝着各种千奇百怪的酒精饮品,直到所有人天旋地转人事不省。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还是节目需要?我不得而知。至少可以肯定,凡是有喝酒情节,当期节目的娱乐性瞬间大增。他对中国酒以及中国人劝酒的评价曾经差点儿让我笑破肚皮。现在想来,我不知道到底是谁杀死了Anthony,我是不是帮凶之一?

最近读了本《In the Realm of Hungry Ghosts》,是冲着作者Dr. Gabor Mate的大名去读的。读来略感失望,本来想看看专业意见,没想到这书是《冷暖人生》式的写法,讲述吸毒者自己的故事。毕竟开卷有益,倒也不能说全无所得,有一个吸毒者的心理自述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他清楚地意识到在犯毒瘾的时候做了很多自己难以面对的事情,所以只有马上吸毒才能让自己忘记这些痛苦,否则就会发疯。

不论是酒精还是毒品,很多人追求的实际是“忘忧”。忧可以忘,但不会消失。清醒后,你又做何选择呢?

所有跟帖: 

我也是从no reservation开始看他的电视节目。喜欢他初期的桀骜不驯,有点痞坏的样子。 -pollyli- 给 pollyli 发送悄悄话 pollyli 的博客首页 (787 bytes) () 02/01/2019 postreply 17:11:26

后期,眼神里的厌倦难以掩饰。 -毛人- 给 毛人 发送悄悄话 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1/2019 postreply 17:59:47

人到中年,活着本身也成了一件需要充足理由才继续做下去的事情。 -毛人- 给 毛人 发送悄悄话 毛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1/2019 postreply 18:02:43

不少名人是因为名誉上压力太大导致最终走上吸毒的道路 -锦衣卫- 给 锦衣卫 发送悄悄话 锦衣卫 的博客首页 (147 bytes) () 02/01/2019 postreply 18:23: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