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和啊扑接着聊聊老纳。

来源: 陈默 2019-01-22 15:02:4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8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陈默 ] 在 2019-01-22 17:07:2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谢谢留言鼓励。。。握手啊扑2019-01-22 13:17:09

先谢谢你的好文。啊扑你真的是读者用专业的好奇心,发掘出很多专业评论中的细节,从而把一部作品前前后后的细致微妙之处都串连起来,好像把一块块的色布缀成了一张完整而美丽的被子。

于你自己,“缓解了因看到一些道德层面的评论而造成我心理层面的‘审美狂躁’ ";于我,则又知道了很多原本不了解的细节,比如卓别林可能作为原型之一,哈哈。巧的是,瑞士的Montreux,也是卓别林最后的居留地。那里有纳博科夫和卓别林的塑像,碰头了,两人......

早就知道纳博科夫是在一次次和薇拉去西部观察和捕捉蝴蝶的旅途中渐渐写下了《洛丽塔》的手稿,所以,我一直的理解就是:这是纳博科夫的一个认真的创作;一个完全不同于他自己的生活和经历的故事。看了你贴的和巴黎评论的访谈,更示明他对道德范畴根本不感兴趣。在另一篇中老纳说的“亨伯特陪护着他的宁芙",加上作品中大量的隐喻,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乎人生、欲望的童话吧。

从道德层面来评论是最简单的,也是与作品本身最游离最没有意义的。如果是普罗大众,那么,就不要纠结和糟心了,还是去看抗日神剧比较好。如果是蒋方舟这样的专业人士,还要开音频去讲解,我看还是下课算了。

所有跟帖: 

谢谢详细留言,这样的切磋挺不错,赞 -啊扑- 给 啊扑 发送悄悄话 啊扑 的博客首页 (309 bytes) () 01/22/2019 postreply 16:22:13

我是按直觉说自己的感觉,质朴地瞎说 :) 啊扑见笑。不过真的很高兴和你交流。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566 bytes) () 01/22/2019 postreply 17:05: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