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想得有点多

来源: 波城冬日 2016-12-22 08:28:2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247 bytes)

昨天六点还在办公室,碰到了新来的清洁工。 一个戴着眼镜的大学生摸样的姑娘。 我和她开玩笑说最近楼里闹耗子 ,你可有看见。 结果她笑眯眯地蹦了几句西班牙语, 我连猜带蒙地给翻译过来的意思是, 她英语不会。哦, 原来是新移民。

我西班牙语除了会说:姑娘、小伙、多点、少点也就没剩多少了, 那些还都是以前在餐馆打工时厨房里的阿米果教我的。那时学生身份是不能在外面做正式的工作的, 除了中餐馆 ,很难找其它的活干。 当时真的很羡慕有身份的同学,能有个正大光明的活干。有个同学就是课余在办公楼打扫卫生,说干两小时那就是两小时,只会少不会多。 不像我们在餐馆, 客人不走我们就得等着,老板绝对不会多付你一分钱。年轻就是好啊, 那时即使回家都十点多了,临睡前还是会用在yard sale 上一块钱买的小录音机听外语直至深夜。每天累却很充实, 心里就是一个目标, 努力读书找到工作。一眨眼,二十年也就这样过去了,对于我这个没啥 远大理想的升斗小民来说, 我觉得自己当初的努力也基本得到了回报。 虽然和精英阶层,主流社会的距离比孙大圣的一个跟斗的几百个次方还远, 但我根本也不遗憾, 因为那本来就不是我的目标。

打工的时候还认识一个福建偷渡来的小伙子, 说他小伙子因为他实际年龄很年轻, 可我第一眼见他的时还以为他四十多岁呢?这是一个可怜的人, 他的太太和孩子都在国内,他每月挣的不多的工资里, 大多用来还蛇头的偷渡费, 一部分寄回国内给太太和父母。这个人特老实内向, 平时也不见有老乡来往,那时我注意到他的眼睛一直在发炎,可他根本不舍得去看大夫。 有次下午休息的时候他和我讲到他的太太和孩子, 以及他没有前景的未来时, 竟然哽咽着数度中断。 那时他心里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一家在美团聚,结束多年的分离。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悲戚茫然黯淡的神态从没在我的记忆里消失, 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怎样了。

以前在中部的时候认识一个难民朋友, 他们一家都是越南华侨难民, 在香港的难民营里呆过。她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逃离越南的时候丧生在了海里,而她和姐姐哥哥以及父母很幸运的被美国作为难民接收。她给我的印象总是非常快乐和满足, 认识她的时候她和丈夫都在她姐姐姐夫开的小餐馆里打工, 在那以前则在一个清洁公司工作, 负责几个办公楼的卫生。那时我们几个年轻妈妈经常小聚, 每次她的分享都是满心满眼的知足和感恩,我记得她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在美国你只要肯干就有好日子过。

其实肯干和好日子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议题, 结合各自以前的生活经历和周围的环境,每个人的标准不同,结果自然也难统一。 不过, 如果能把前者的标准抬高一点,后者的门槛降低些许, 人们的平均幸福指数一定会上升不少。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 是关于美国移民情况的跟踪分析。 里面有数据指出, 第一代的移民一般比较满足和努力,而第二代移民(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无论在收入上,还是受教育程度上都比第一代过得更好。因为第一代移民的吃苦耐劳和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为子女提供相对优越的物质和教育环境, 他们的子女会有更多地机会参与到主流社会中,通过学校、工作、形成不同于他们父辈的属于自己的社区,,并且更乐于为社区多做贡献。 

文章同时也指出,因为成长环境中不同文化的撞击,经常容易产生身份认同的困惑与迷茫。在第二代移民中,因为身份焦虑和潜在的不能被认同的痛苦,对移二代们的心理冲击较为强烈 , 容易走向激进主义。比如在家中习以为常的行为规范和信仰,在外部世界中得不到认可,甚至会遭到否定。所以现在很多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重视移二代的社会融合问题, 这也是目前反恐专家们需要面对的政策问题。

七想八想,还扯上了江山社稷,有点不像自己。不过俺虽然是小老百姓一枚, 但也真诚地希望美国,这个我们的后代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 更加的平安美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确实如此 -开心!- 给 开心! 发送悄悄话 开心! 的博客首页 (35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08:47: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