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童子功真的相当重要。感觉自己就是小的时候基础没打好。
自己打小也挺爱看书的,在公交车上看,半夜打电筒在被窝看,还记得晚上偷看书,被爸爸一把夺过从五楼扔出去。小学时看红楼梦,十日谈,镜花缘,基本都是懵懂不懂的样子,到了中学自然就是金庸、梁羽生、温瑞安还有古龙了,当然熟读的也就只有金庸。同时迷恋的就是琼瑶阿姨了,那时候好像不看穷摇阿姨的书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女生,后来又看亦舒、梁凤仪等等。那时候好像更喜欢词,宋词鉴赏辞典也是经常翻,可惜后来都忘了,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有问题。世界名著基本都是到高中以后才开始读,大学期间和刚工作的时候狠狠地恶补了一下。再后来读的书大都可以归为你上次说的第一类。
说起年少读书,我现在印象最深刻的怎么是《少儿文艺》和《全国十三所重点中学作文通讯》呢?我简直觉得自己无药可救了。最近大家都在说读书,我细数这些年读过的书,仿佛数量也不算少,可怎么能完全记得情节的书几乎一本都没有了?有些书似乎还读过好几遍,当时也觉得被深深打动。。。是不是真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