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迁淮北则为枳

来源: 启麦 2013-12-18 06:12: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46 bytes)
子女传承了多少中华文化,是困扰着许多移民家庭的一大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学养、成功,莫不得益于它的培养和孕育。所以,我们自然愿意孩子也受其惠。何况,“不忘根本”还是民族气节的一个组成部份。在父母移居地长大和出生的孩子,因为年幼就很难懂得这其中的奥妙了。生活中的双重文化环境,有时竟成了他们的负担。我想,究其根本,血统与文化传统原不是相等的。

 

其实,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文化素质各有千秋,都当得起“优秀”二字。看看人类大家庭每个成员的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宏观上看,人员、知识互相渗透、交流的今天,所有的人都浸润在多种族科学、文化之中。谁能分辨得出哪一项发明、发现,是某一国、一族人的独创?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和个人,对“各族人民都是兄弟、互敬互爱才能走向人类大同”的看法,就有差异了。有些家长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和价值标准观察移居地,认为还是中华文化好,外国太多乌七八糟的东西。于是要求子女多多留意和接受中国特产,但是个人的观念改变不了外部现实,在教育下一代的事情上,家庭很难与社会较量。

 

孩子生长在西方文化之中,这里也有许多科学、文化和艺术的上乘之作,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交正经朋友、好好念书、不染恶习,并不是中国人的教子专利。至于吃喝穿戴,原是生活习惯和审美问题,不宜用是非、对错来评判,入境随俗可矣。对外人的戒心四海皆同,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为当地人接纳,就得融入社会主流。更何况,我们的子女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母语和文化背景,属于当地。认同这一点,对他们绝无害处。

 

无可否认,中国移民子女的思想,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这正是他们比背景单一的同伴优越、完备之处。我想,兼通两种语言和文化者,还是得有主、次之分,以为“体、用之备”。对于在西方长大的中国的孩子来说,“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似乎比较合理。事实上,他们是中国血统的“外国孩子”。如果这正是中国家长的在喉之鲠,就把它当作移居国外的代价吧。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外国水土养大的中国孩子当然会发生变异。如果能用“橘迁淮北则为枳”来形容的话,那么就是,枳有枳的价值。变才能生存,因为你无法在异国它乡为橘营造“地道品种”的生长环境。

 

看来,接受一种文化既要有兴趣,更要有相应的生活氛围。在您不懈的感染、熏陶之下,孩子长大了会明白通晓多种语言、文化等于如虎添翼,他们自会利用移民家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补上中华文化这一课。若在少不更事时不由分说地向他们灌输,多半会让他们反感,以为社会上“华人形象刻板”的歪曲和误解是实情,从而以自己的华裔血统为耻,这样的例子我们不是都见到过吗?

所有跟帖: 

中华文化作为古代艺术,哲学的分枝之一还是有点正面意义的。跟现代社会关系不大。 -慕容西瓜- 给 慕容西瓜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6:52:57

中华文化牛就牛在啥都不给你说清楚了。你悟得出来,那是它有本事;你悟不出来,那是你没本事。忒阴了。 -默默不得语- 给 默默不得语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6:58:32

适合封闭环境。 -慕容西瓜- 给 慕容西瓜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02:43

说得出来的又行不出,“兼爱”,“非攻”,“忠恕”,“无为”,“不争”啥的 -诗酒年华- 给 诗酒年华 发送悄悄话 诗酒年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17:12

你比大仙,无忧还拽哈,好歹那俩还回个跟帖接地气呢:)) -青美狐- 给 青美狐 发送悄悄话 青美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6:53:19

没见过说话的狐狸:)) -慕容西瓜- 给 慕容西瓜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6:57:47

pia -青美狐- 给 青美狐 发送悄悄话 青美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05:14

哈哈~~ 二仙~~~  -中坛太抖- 给 中坛太抖 发送悄悄话 中坛太抖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25:06

这篇的中心思想似乎是:橘迁淮北,就甘心为枳算了 -扬过- 给 扬过 发送悄悄话 扬过 的博客首页 (116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00:05

弱势文化会很快消亡,在开放体系中。中国消亡的更快。 -慕容西瓜- 给 慕容西瓜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01:50

文化也要取其精当主干,去其无用花哨。 -扬过- 给 扬过 发送悄悄话 扬过 的博客首页 (117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05:22

中国人学英语的比英国人多7倍。中文没有文化优势只会越来越弱。 -慕容西瓜- 给 慕容西瓜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12:09

大环境管不了,自己家里还是可以决定的。 -扬过- 给 扬过 发送悄悄话 扬过 的博客首页 (101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16:04

中学不适合“用”,尤其在外国。儒家文化几千年来还在诚意正心修身上面打转 -诗酒年华- 给 诗酒年华 发送悄悄话 诗酒年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00:31

靠它来齐家都罕见,治国平天下绝无仅有,孔孟自己都实行不了。其余诸子学说类同。 -诗酒年华- 给 诗酒年华 发送悄悄话 诗酒年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02:21

我觉得在海外长大的小孩,要他们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真的很困难, -粉蜡笔- 给 粉蜡笔 发送悄悄话 粉蜡笔 的博客首页 (268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06:08

多元化背景是优势,尤其是现在全球化。。欧洲大陆就很典型,欧洲同事同时讲几国语言不是啥新鲜事儿 -猫狗大战- 给 猫狗大战 发送悄悄话 猫狗大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7:14:45

怎么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美国之所以强盛了这么多年就因为它是移民国家。现在 -AprilMei- 给 AprilMei 发送悄悄话 AprilMei 的博客首页 (134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08:53: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