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改变词性(比如常见的名词动用)是依文理自然而行,而非参照语法。国人学外语,比外国人都精通语法。但没有语感,毫无用处。按语法遣词造句,让外国人哭笑不得。
那个38半天假的“假”,根本不用去考虑是动词还是名词,文意表达的清清楚楚,这才是要点。
学母语语法是事后诸葛亮,学外语先学语法是本末倒置。
学过文言文,没学过文言文语法
所有跟帖:
•
这只是用于分析的。平时谁都是“跟着感觉走”
-老y-
♂
(326 bytes)
()
05/28/2009 postreply
13: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