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转贴)Leon 灯谜乱侃续篇(修订版)三、制谜手法进阶(下)

来源: letstalk 2009-02-06 21:32: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62 bytes)
灯谜乱侃续篇(修订版)三、制谜手法进阶(下)
作者: leonz98 发表日期: 2008-11-03 17:06 复制链接


【乱侃续篇】制谜手法进阶(下)


七、复分解反应

借用一个化学术语“复分解反应”来比喻复杂一点的拆字。如果一个汉字可以用两个字母来表示(AB或者CD),那么其公式可以写作:

( AB + CD ) - BC = AD

来看个简单例子:

吕蒙遣一营登舟 (10笔字)逐

“舟”象形走之底。各位有没有看出来,“吕蒙”隐含了“一营”两个字?这就是我所谓“复杂一点的拆字”的意思。被拆分的部分不是直接显示在谜面上,而是组合成了其他字,有隐蔽自身的效果。

再两例:

岚飞错乱碧遮岩 (11笔字) 凰
“岚”飞掉“错(一个叉)”,剩下“山、几”,“碧”字打乱,最后从“山、几、王、白、石”这些零件中遮去“山、石”,剩下部分组成“凰”。

风雨飘零隔,望帝空啼鸣(三字生物化学名词)鸟嘌呤
其中“飘零”隔掉“风雨”,就剩下“票、令”。

我的这几个例子都比较简单,而高手们能够用本方法做出非常优美的拆字谜,大家有没有兴趣也试试呢?

八、给谜底“打补丁”

当底材有先天缺陷的时候,可以考虑增添一个或数个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底材,补足缺陷。例子:

(百强小说)白鹿原

“白鹿原”这个底材,无论是会意还是拆字都比较困难。但联想到这本小说的作者“陈忠实”,可否把小说名和作者名联系起来,“补”一个底呢?

(百强小说连作者)白鹿原、陈忠实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补丁”思路,我的想法是利用“指鹿为马”的典故构思谜面:

不指为马,本是无欺之言 (百强小说连作者)白鹿原、陈忠实
“白”和“陈”都是“说”的意思。谜底意思是“说(它是)鹿,原本是忠实的陈述”。

第二例:

(徐妃格,动物)蜈蚣
(徐妃格,动物)蟋蟀

上面两个谜底,能作出什么好谜面呢?很难,因为发挥余地非常小。但把它们放到一起,补成一个底,效果就比单个的谜底要好不少:

卿全权统领江东 (徐妃格,动物二)蜈蚣、蟋蟀
解释成:(东)吴(的一切)/(由)公悉数率领。

把几个词集合在一块组成一个长谜底,称为“集锦”或者“集底”。注意:集底谜的惯例是相同种类的谜底才可以集合在一起。如果两个事物属于不同范畴,那最好不要拿来做集底谜。

第三例:

(作家)巴金

单用“巴金”作谜底,不外乎是“想得冠军(作家)巴金”、“四川钱币(作家)巴金”这种简单思路。各位想一想,如果是你,会怎么给“巴金”打补丁呢?集底?人名带作品?人名带头衔?

我的思路是利用“作家”这个职业,写成:

(当代名人连职业,2字+2字)巴金、作家

谜底可以解释成“希望有钱来成家”,也可以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

汉武欲藏娇(当代名人连职业,2字+2字)巴金、作家

“补丁”可以使制谜的思路开阔,使难以处理的底材“活”起来,并且和前人的想法“撞车”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打补丁也要补得精炼、有内容,可不要越补越长,那就容易变成裹脚布了。


九、成句挂面

“成句”是指现成的句子,比如一句古诗、一句名言,乃至一句口头语。“成句挂面”,意思就是谜面直接引用一句现成的句子,而不是自己写一句。多数情况下,成句来自古诗词,或者任何一本书中的,有出处的句子。比如: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4字力学词)动能守恒
谜面出自《吕氏春秋》,表示“运动的东西能够恒久存在”。
注意:引用成句,一般要加引号,提示别人这是成句谜。自撰面通常不加引号。

左肺叶积水 (字)涓
你可能会在某本病历上看到这个术语。。。

“想要说声爱你”(成语)风吹云散
面为张雨生《大海》歌词。相似谜底有“风流云散”、“风举云飞”、“风驰云走”、“风卷残云”等,但根据原歌词,“吹、散”应该是最贴切的。

“一吟双泪流” (周杰伦歌词一句,4字)风生水起
原文出自贾岛《送无可上人》之小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意思是说诗人艰难的做了两句诗,自己感动得流下泪水。在灯谜中用“风”扣诗,“水”扣泪,都是常见扣合。但“风”只是“诗”的一种,有倒吊的毛病,所以此谜不完美。

成句谜,在灯谜中永远是皇冠上的明珠。原因么,打个比方吧,你去买西装,量身定做的当然很合适。而如果直接跑到衣服架上随便拿一套现成的,要求和定做的一样合身,难度是不是会比较大呢?灯谜也是如此,自己写的谜面,想怎么贴切就能怎么贴切,但要用一个现成的句子去切合你的谜底,要求丝丝入扣,那就不是一般的难了。通常需要运气才能得到一个好的成句面。

成句难得,所以对成句谜的要求会适当的宽松些,有一两个废字也没关系,只要意思基本能说通就行。但现在灯谜界有个不好的风气,出现了很多扣合平淡空泛的成句谜,甚至有人拿不知名网络小说上的句子作谜面,或者将成句裁裁剪剪,以迎合自己的需要——既然珍珠难得,那么次等的珍珠乃至人造珠都会抬高身价了。

成句谜的可贵之处,在于天然而贴切的扣合。很多人注重了它的“天然”,但忽视了它应该是“贴切”的,所以诞生了不少别别扭扭、勉勉强强的成句谜。我觉得,这种天然的好东西有时是可遇不可求的,有能力发现它的人,大多博闻强记、善于联想。所以如果未曾博览群书,没读过半本一本《唐三百》、千家诗什么的,就不要轻易尝试作成句谜:)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有雷同,握个手先~)


===========================================================


去掉星号http://blog.6*park*.com/blog.php?do=showone&tid=30721

所有跟帖: 

很多人注重了它的“天然”,但忽视了它应该是“贴切”的--同感 -letstalk- 给 letstalk 发送悄悄话 letstalk 的博客首页 (52 bytes) () 02/06/2009 postreply 21:42: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